只是這兩字旁人稱來自然,從已經是崖山掌門的方小邪口中說出來,就顯得生疏怪異。
但謝不臣并未在意。
經過當年諸天大殿上那樁樁件件,昆吾崖山這數百年來的關系自然算不得很好,且方小邪修的也是“我道”,早在還是個不通世事的小子時便同見愁親近,不待見他才是尋常。
“近日來昆吾修士皆宿在崖山,實在多有叨擾,如今小會已經結束,自當前來辭行。”
謝不臣一身蒼青道袍,清雋的眉目又比往日更多幾分疏淡。
看上去真似個仙人,沒沾幾分凡氣。
人立在殿中,一手負在身后,看了一眼方小邪手中捏著的折子,便自然地問道“見愁長老依舊未歸嗎”
方小邪心里不大舒服起來。
他長得一雙漂亮的丹鳳眼,但兩道長眉如劍卻很凌厲,好戰且不服輸的性情更讓他神情里添上一股天生的桀驁不馴。
這時看謝不臣,自然地透出幾分不喜與敵意。
他行事也慣來霸道,只將手中折子往身后一背,便不客氣道“沒回。不過見愁師伯已將諸事全權托與了我,圣君若有什么公事,同我說也是一樣。”
當中“公事”兩字咬得稍重了些。
謝不臣洞察人心的本事是一流,豈能聽不出來
可到他這境界,實也不將這些許挑釁放在眼中了,既然見愁沒回,那他自也不會多言,便微微一笑,道“倒非公事,只是數年前她托我查的一樁私事有了眉目。若她回來,還勞方掌門轉告一聲,謝某多謝。這便告辭了。”
話說完,略略頷首,已攜昆吾眾修去了。
攬月殿里便只留下方小邪。
那種近乎野獸一般的直覺,讓他從對方臨走時這一番話里,輕易地捕捉到了那近乎于他針鋒相對的“私事”二字,一下就皺緊了眉頭。
費解極了。
這四百年里大多數時間,見愁師伯都在閉關,或者來往極域與十九洲之間,甚少搭理俗事,即便是左三千小會,也總不露面。在外人看來,她是已得了道,強大且神秘,已經到了根本不需露面,光憑個名號便能震懾妖魔的地步。與昆吾這位圣君,可算得上是“王不見王”。
她有什么事要查
而且還是數年前托了謝不臣
方小邪想了想,越想越不高興,抬手便把那折子扔在了窗沿上,打得“啪”一聲響。
是智林叟十多年前寫的一冊行記。
翻開的那頁,正好是崖山。
記的是崖山三劍,崖山劍為圣劍,一線天為魔劍,無名劍為真劍。崖山劍為曲正風所得,乃是圣劍魔心;一線天為見愁所得,實是魔劍圣心;無名劍為方小邪所得,則是真劍真心。
方小邪記得清清楚楚,那是在他取得無名鐵劍之后的兩個月,智林叟這本行記已傳遍十九洲,他亦尋來一看,又說與見愁師伯。
可師伯看了一眼,便笑。
笑過后,又沉默了很久。
他便問她“智林叟寫得不對”
她低低嘆了一聲,將折子合上,只慢慢道“真劍既有真心,圣劍自當圣心,魔劍亦必魔心。”
圣心,魔心
方小邪默念了兩聲,仍覺困惑。
說曲師伯是圣心,還算講得通。可見愁師伯,怎說自己是魔心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