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對市場商品價格也有一定規定,亂提物價的商人一樣會受到懲罰,特別杜絕行會的存在,一切以官方的指導為主。
若新安集成功,他會試著推廣治下。
新安集的人流越多了,不單只是集日,閑著沒事時,附近的鄉民,特別新安莊的民眾都會過來逛逛。
集內茶鋪的生意非常好,已經連連擴大經營規模,他們很多老客人,就是新安莊民了。
莊民的薪俸,平均是每月五錢銀,這個銀子自己開伙力有不逮,畢竟就算現在米價不到最高的時候,但也接近一石二兩銀,好在新安莊實行食堂制,莊民吃住基本全包,還有一些穿的。
溫飽解決了,手上又有閑錢,時時過來打打牙祭還是可以的,看中什么商貨,也可以掏腰包豪氣的買去,所以別看新安莊民不多,消費能力還是很強的。
集內商家也最喜歡做他們生意,不斤斤計較,豪邁,不象有些客人,一文錢要爭個半天。
看著新安集熱鬧的情形,楊河滿意點頭,眼前的一切,便若初生的太陽,充滿了蓬勃的生氣,讓人陡然就涌現出希望。
他身旁的陳仇敖看著,亦是若有所思,楊河看了他一眼,笑道“老陳在想什么”
對這個總酷酷冷著臉,但笑起來其實頗為陽光開朗的帥哥,楊河還是很看重的,也愿意聽聽他內心的想法。
陳仇敖道“相公,屬下在想,為何到了北岸,某心中就安定下來,我們這邊的百姓,精氣神更與別處不同。在睢寧城的時候,就算我在宴席中吃著山珍海味,也覺心中不安。那邊的百姓,貧者三餐不繼,孤苦怯懦。富者大魚大肉,囂張跋扈,但感覺他們一樣朝不保夕,沒有安定,心思惶恐。”
楊河有些驚訝,這小子,有長進啊,看來將他帶在身邊帶對了。
他嘆道“常言說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三餐不繼,金錢不足,常年為生活而奔走,甚至凍餒交加,這精氣神如何提得起來自卑怯懦,實屬正常。而周邊都是仇恨孤苦之人,每日虎視眈眈,富者銀糧再多,又如何安心所以啊,每到這時候,世道就要亂了,世道一亂,貧者就算想安定,都是奢望不可能。”
陳仇敖若有所思“所以相公搞食堂,是讓莊民沒有衣食之憂嗎”
楊河道“當然,讓莊民各自耕種,依這水利土質收成,他們如何活得下去而人活在世上,最重要是吃,然后是住,若三餐盡為衣食住房奔走,又如何發展呢每日匆匆忙忙,為最基本的生存而奔波,他們的精氣神,又如何好得起來呢”
外人每見新安莊民,最驚訝的還是他們的精神面貌,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從容與安定,卻是大體解決了衣食住行的結果。
而人活在世上,最要緊的就是生存,若為生存每日奔波,沉重的生活壓力下,人的精氣神肯定不佳,整體的表現就是猥瑣,麻木,怯懦,更不可能考慮長遠之事。
因為眼下就要吃飯,要生存下去。
所以小民必然短視,上位者為維護自己的權益一樣短視。
便如這明末亂世,小民的憤怒匯成流寇,眾短視之人匯成的團體哪有什么戰略想法
反正痛快一把就好,“沉重打擊了統治階級的囂張氣焰”,打擊之后就沒了。
然后上位者,皇族,勛貴,太監,士紳,文官,武將,明知種種所為會造成更大危害,依然死性不改,最后大家一起死。
在楊河看來,極富極窮都不行,最理想的社會結構卻是“橄欖型”,兩頭小,中間大,中間階層占多數,有一定的社會生活基礎,不再為生存而奔走,又沒有上層社會的窮奢極欲。
這樣的階層,更有活力與創造力,中間階層多,也可使社會保持整體樂觀與向上,然后帶來更多的正面循環。
楊河現在所為,就隱隱有往這方面走的趨勢,建食堂,包吃住,雖然只是最基本的生活條件,卻解決了他們最大的問題。
莊民們沒有衣食之憂,懸在頭上最大一把刀,壓在身上最大一塊石頭去除,這邊又安全,沒有身家性命的擔憂,心態從容下,相比周邊朝不慮夕,食不果腹的民眾,精神面貌又豈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