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廉方正指揮著,一身的泥,楊河上前說道“老廉,怎么樣”
廉方正看到楊河等人,他首先給楊河施禮,又給知縣高岐鳳等人施禮,一板一眼過后,才鄭重回道“大人放心,矮墻壕溝防務,今日就可盡數完成。”
他看了楊河一眼,又忍不住道“大人掏出私囊,民夫們都很賣力。只是這終非正道,大人還是應該多與縣尊他們商議,撥出縣庫糧米,勿要公私不分才是。”
知縣高岐鳳轉開頭,典史魏崑崗露出興災樂禍的神情,這刺頭撥到練總署,這姓楊的有得受了。
楊大臣張了張嘴,很想上去教訓廉方正的樣子,只是這種文版的韓大俠,他見了也是頭痛。
九爺叼著煙斗看著,說實在廉方正有些方面他還是佩服的,只是這不知場合,不懂油滑,恐怕再有才能,日子也不好過啊。
楊河不動聲色,擺擺手,讓他走遠些,他繼續巡視,踏著雜草繞整條防線走一圈。
他更離得遠些,從遠處眺望城池,平坦的曠野中,一人多高,連綿二百步的土墻就這樣擋在圩門前五十步,除了五個缺口,根本看不到內中是什么。
而且缺口后方十幾步,一樣有土墻擋著,將圩門都遮住了。
再看墻上,所有的垛口也遮住,只余土墻兩端的圩墻上方,左右各兩架,共四架的懸樓比較顯眼。
這邊的懸樓較多,也大,每架廣可跨五垛,每樓可躲藏十幾人,外壁粗大的原木疊三層,不懼火炮。
眾人都跟著楊河看,特別高岐鳳等人,看眼前的土墻壕溝,不論近看遠看,都看不到墻后情形,但己方卻可窺探打射,都是嘖嘖稱奇,大開眼界。
眾官贊嘆,隊官中羅顯爵更高興的道“有了這土墻,我們躲在墻后,流賊來就來,拉來火炮也不怕。他們若從兩翼攻來,他們的炮更對我們無用。”
楊大臣也自豪,咧著嘴笑道“只需不要曠野中與敵對陣,我們的銃陣盾陣就是無敵的”
韓官兒突然道“若在曠野遇到呢特別對手有火器的時候”
楊大臣啞然。
眾隊官不由爭論,真遇到該怎么辦,楊河也是皺眉,目前他的火器少,所以都是銃兵擺在正面,盾矛兵擺在兩翼。
特別他的重盾長矛陣,借鑒的是秦漢,春秋戰國時期的重盾陣,只將長戈換成長矛罷了。
這種重盾陣正面無敵,然怕敵手攻擊兩翼,特別有笨拙,移動遲緩等毛病,所以慢慢敗給了相對靈活的刀盾陣。
放在西方,一樣是笨拙遲緩的馬其頓方陣敗給相對靈活的羅馬方陣,笨拙的西班牙方陣敗給機動性較強的古斯塔夫橫隊。
特別現在是冷熱兵器交替時代,重盾再強,遇到火器也是無用,畢竟鳥銃百步就可以打透六十六毫米厚的木板皮革。
流賊中投降的官兵多,他們中的火器手可不少,如果對方拉來火炮,那更是靶子中的靶子。
目前守城,暫時無憂,但韓官兒說的問題也存在,若曠野中與敵對陣,確實要想想怎么辦。
接連幾日,睢寧城都在備戰,防止流賊可能的大部報復。
東門、南門外的關廂居民已全部撤回城內,安置在城墻與圩墻之間撘建的窩鋪內,城外較小的集寨也有百姓逃入城內,一些空置的廟宇住滿人,但大的集寨基本不為所動,如官山集,大李集,凌城集等等。
這些集寨,圩墻之深厚一點不會差過睢寧縣城,弓箭,火槍,火炮具備,地勢防務又如以前見過的永安集,集外面全部布滿一個個大水坑,水坑里面埋滿尖銳木刺竹刺,路面就在各水坑之間盤旋。
這種防務,人多勢眾一點派不上用場,集內居民更是同族同姓,萬眾一心,極為不好攻打。
流賊興起后,一般也是攻打縣城,州城,府城,對這種地方勢力僅僅是脅迫,讓他們繳一點糧,不動根骨。
一般沒意外的話,這些豪強可以挺過一個又一個朝代,改朝換代,對他們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