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事,蘇成性很痛快的答應了。邳州荒地多,理論上官府也是非常贊同百姓去開墾荒地,只是這邊土質不好,開荒第三年才勉強有些收獲,百姓積極性不高罷了。
蘇成性對楊河言,除了一些用作運河水柜的湖泊河邊不得開墾,免得影響了漕運,余者境內荒地,他盡管去開墾。
他更痛快的免了楊河新開墾土地五年之久的稅糧。
對蘇成性來說,他很快就要致仕了,五年后那已經是后任的事了,跟他無關,不如現在就賣楊河一個好。對楊河的要求,他答應得非常干脆利落。
最后楊河滿意的回去了,今日議事,他可謂滿載而歸。
此時州縣衙門都若篩子似的,不可避免,今日各官商議的事務都傳了出去。
新任練總楊大人要分管巡捕事務這消息有人歡喜有人憂。
州城無數雙眼睛看著,看楊河會怎么做。
一股暗流,慢慢在邳州城內外涌動。
六月十一日,邳州僉練鄉兵軍營。
這軍營位邳州東南永康門外一里,周邊有馬神廟、晏公廟、關廂倉等等建筑,離軍營北面不遠還有沂水橋,便是張良遇黃石公處,謂之圯橋也。
現在小沂水早已堙廢,成了一條窄窄的溝,古圯橋雖在,早沒了橋梁通道的作用,周邊遍布狹窄的街巷,很多還是草房甚至葦屋,不說三合頭、四合頭,就是“一條龍”的瓦房都不多。
相比邳州城的西面、南面關廂,東面與北面聚集的百姓一向窮,很多軍戶也聚在這邊,道路坑坑洼洼,到處是垃圾。
不過軍營還是大的,內有營房二百多間,每間住十人,約可駐扎兵馬二千多人。除此軍營閱兵臺、水井、澡堂、廁所、馬廄、倉庫、食堂等設備不可少,很多還是按楊河要求修建。
地面也平整過,鋪上細砂等,方便操練同時,下雨天也不會泥濘。
此時軍營平場上,楊河等人聚著,前面有桌子,上面擺放著大堆新打制出來的火銃盔甲等等。
卻是新安莊的水力鍛錘已調試好,軍需所就按楊河的要求,打制出一些樣品,如果可以的話,就按此生產了。
眾人聚著,張出恭、楊大臣、韓官兒、羅顯爵、張松濤等人都好奇的圍著看,錢三娘與李如婉也在人群中,興致勃勃的看著桌上擺放的武器盔甲等。
前來邳州軍營的是新任兵務堂副總管張出遜,他還兼任了軍需所主管的一職,此外郁鐵匠、李天南同樣成了所中的副主管。
他們一并過來,但兵務堂總管韓大俠駐扎新安莊中,卻沒有跟著一起過來。新任副總管胡就義,同樣待在莊中。
“相公,這就是按要求打制的新安銃二式。”張出遜拿起了一桿火銃,楊河接過來看。
他細看手中的新安銃二式,這是一桿燧發槍,在前者新安銃元式后膛火繩槍的基礎上改進。
仍然天鵝頸樣式的銃托,利于握持與貼腮瞄準,銃身銃托涂了生漆,打磨光滑,看上去精工大氣。
不同的是,銃后面的火繩結構沒了,換成燧發狗頭樣式,上面夾了火石,以燧石發火取代了原來的火繩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