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翻到“葫”的條目,就知道這東西還有個更通俗的名字大蒜。同時也能了解它的來歷張騫使西域,始得大蒜。
李時珍邀請王世貞給本草綱目作序,人家當時就寫了“博而不繁,詳而有要,綜核究竟,直窺淵海,茲豈僅以醫術覯哉實理性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錄,臣民之重寶。”
比如里面記,錢為什么又叫“泉”因為錢能流通四方,就像泉水流淌四方一樣,因此錢也叫泉。后世錢幣收藏愛好者也會自稱為泉友。
再比如,又記一般牲畜那個時都用騎乘位,而大象會用仰合位,這一點和人有些相似,所以可證大象智力高些。
等等很多內容完全跟醫學沒啥關系,所以本草綱目不是正經的醫書。他的地位是從歷史價值上來的。
至于里面記錄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藥方,不能認為李時珍完全相信它們的療效。后人如果照方使用或者以此批判,不妥。
李時珍做的事情只是收集、梳理截止到李時珍時代,歷史上有記錄的在人身上用過的藥方,至于有沒有效果是另外一回事。他只是告訴讀者有這么個事。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科研筆記”,是中國數千年來從無到有摸索出的醫學體系。退一萬步說,即便是失敗的科研,你能說它毫無價值實驗室里出來的人肯定不能同意。
魯迅起初是反中醫的,后來又說“古人所傳授下來的經驗,有些實在是極可寶貴的。因為它曾經費去許多犧牲,而留給后人很大的益處。偶然翻翻本草綱目,不禁想起了這一點這一部書,是很普通的書,但里面卻含有豐富的寶藏大部分藥品的功用,卻由歷久的經驗,這才能夠知道到這程度人們大抵已經知道一切文物,都是歷來的無名氏所逐漸的造成。建筑,烹飪,漁獵,耕種,無不如此醫藥也如此。”
說中醫是糟粕的,要考慮歷史局限性。不能脫離當時現狀談對錯,不然古人就全是智障了。飛機能飛不是理所應當月亮上沒嫦娥小學生都知道,可是古人不知道。那你說人家是傻子不合適吧。
本草綱目里面當然也有實用方子。
比如治療手部皸裂,用童子尿的尿垢涂抹在手上。不曉得是哪個高人最先發現。尿素膏對于皮膚皸裂確實有治療效果。
柳樹皮有止疼、退熱的功效。提取出有效成分就是阿司匹林。
多說一個神藥,蟑螂水的作用機理你沒法用“科學”解釋的通,但它就是療效超群,既能內服又能外用。你能說這不是科學
中醫或古代醫學就是這樣,不知道為什么有用,但他就是有用。沒用的都被祖先用命實驗過了。又可以說遵循的是統計學。
中醫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就是了一份藥物列表,其中可能存在有效成分,而那些物質恰巧又可以成本低廉地化學合成。
總結一下,古代醫學和現代醫學是兩碼事古代西醫和現代西醫同樣是兩碼事。所謂的“中醫”和“西醫”這種表述壓根就是錯的。
如果現代西醫仍然堅信放血療法包治百病,你會怎么評價
古代“中醫”為防止傷口感染,還用蛆來去腐肉。現代也有用,當然用的是無菌培養的蛆。
再比如“屎尿入藥”,現代“西醫”用就是科學,古代“中醫”用就是糟粕你倒是讓西醫在千百年前從屎尿中提取有效成分啊,你看他能不能做到。
人尿中可提取烏司他丁,這玩意兒主治和輔助治療的病癥很多。單說中暑和熱射病,現代當然不用再喝尿,可古代中醫又不能提取,那就只能喝尿保命了。
再比如雞屎中的白色部分,主要是尿酸的結晶,有腐蝕性,可“滅瘢痕”。現代有了醫藥級的尿酸可選,自然不必非要雞屎了。
至于“人屎”入藥,在現代醫學中也算相當前沿的研究科目,不展開講了。
所以,一些原本看上去不科學的古方驗方,盲目反對不可取,先別一棍子打死,說不準后人就找出科學機理了。
再舉例冰片主心腹邪氣,治療胸痛腹痛。
用現代醫學語言解釋就是冰片激活表達有8的外周神經元,引發神經放電,導致位于脊髓的一類叫代謝型谷氨酸受體的細胞膜蛋白分子被激活。最終使得疼痛神經信號傳遞被抑制,在主觀感受上減輕疼痛,起到鎮痛作用。
最后再強調一下,現代人說古代中醫是糟粕,有一定道理,但是無恥。
扯多了。
總之,兩漢是中醫第一個高峰,宋代算第二個高峰,以后基本就衰退了。醫學在明代稍微復起了一丟丟,然后就稀里嘩啦一路下坡。
“古早醫學,無分內外,刀、針、砭、刺、蒸、灸、熨、洗諸法并用,及于今日,惟湯液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