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給皇祖母、母后請安。”
太子意外到來人們都有些驚訝,許太后笑侃“這里百鳥正在朝鳳,小龍也想來湊熱鬧嗎”
章皇后問朱昀曦來做什么。
朱昀曦稟告“太子妃腳傷未愈不能侍奉二位娘娘,心中十分愧疚,托兒臣替她帶來一些禮品,請皇祖母和母后賞賜給中意的淑女們。”
陳維遠帶領幾個手捧托盤的小宦官從屏風后走出來,托盤上放著十匹宮樣織錦并十串沉水念珠。
許太后很高興,夸太子妃孝順周道,面向眾女讓女官點出十個人的名字。
這十位女子都是她事先調查過最淑性茂質,孝悌貞賢的,當眾夸獎一番,將太子送來的織錦串珠賞給她們,向眾女豎立楷模。
朱昀曦原想柳竹秋表現出眾,太后怎么都得賞她一份,可等到最后也沒聽到她的名字,不禁替她犯委屈。
他透過屏風偷看,見柳竹秋端端跪著,就跟沒描彩的泥像似的看不出表情,不知在想什么。
這女人臉皮是厚,但當著這么多人受辱,必然會難受。皇祖母也未免太嚴苛了,至少該做到賞罰
分明呀。
察覺自己居然為了她埋怨太后,朱昀曦驚慌自責,忙靜心反省,以杜絕妖女迷惑。
許太后派賞后視線再次落在柳竹秋身上,語重心長道“柳竹秋,哀家待會兒也賞你一樣禮物。”
她向身旁的宮女低語,那人領命去了。
等賞花宴結束,許太后招柳竹秋上前,指著宮女捧來的一套女四書說“你稟賦聰穎,可惜恃才任性,不尊禮法,致使家門受辱,更遭世人唾棄。哀家看你本性還不壞,賜你這套女四書,望你今后早晚熟讀,奉令唯謹。若能改過自新,將來仍有望善終。”
章皇后看出太后愛惜柳竹秋的才華,見風使舵獻殷勤“這丫頭偌大的年紀還找不到婆家,太后何不給她指一門親,也算她有造化。”
柳竹秋心頭一緊,怨皇后懲罰手段太狠,幸好許太后懶得操這閑心,笑謔“她名聲在外,哪個正經人家愿意要這樣的媳婦。讓她低嫁,柳家又必不樂意,哀家犯不著做這種兩頭不落好的事。結果是好是歹,看她自個兒怎么修吧。”
賞花會結束,內官將眾女送回至東華門前,命她們自行出宮。
先時與柳竹秋討論詩文的那撥女孩子圍住她道謝,紛紛摘下首飾贈送,作為定交的禮物。
其他女子見狀相繼致謝贈物,連最開始不愿搭理她的那些人也來賠罪,都說從前道聽途說錯怪了她,今日方知柳大小姐內仁外義,智勇雙全,對她心服口服。
柳竹秋收到太多饋贈,雙手拿不了,先用袖子兜著,回頭發現剛才還跟她說話的左敏蘭不見了。
四下尋找,見她在遠處和一名女子對話,看雙方的情態似在吵架。
她快步走過去,二人果然爭執激烈,左敏蘭見她來了,一把拉住告狀。
“季瑤姐姐,你快幫幫我。這位姐姐頭上戴的花釵是我表姐的,我請她給我瞧瞧,可她說什么都不肯”
柳竹秋的注意力集中到那小姐的發髻上,看到那支累金的玫瑰花金釵,她也驀然驚詫。
這花釵的形狀顏色像極了蕭其臻所給圖紙上描繪的永定河無名女尸佩戴的金釵。
那金釵被縣衙的庫管盜賣,又經當鋪轉售出去,莫非落到了此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