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獲救的第三天已耐不住出門走動,早起先去看望臥床的柳堯章。
兄妹見面亦是有悲有喜,聽說白秀英已順利產下孩兒,柳竹秋高興極了,忙問孩子像誰。
柳堯章取笑“你真昏頭了,孩子出生時我人在前線,怎知她像誰”
“秀英信上沒說嗎”
“她就惦記我能不能平安回去,哪顧得上說這些。”
柳竹秋覺得哥哥有炫耀之嫌,當面戲謔他。
提到女兒,柳堯章就想告訴妹妹太子當日說要與他結親一事,可又想起前日危難時朱昀曦毅然救護他,以及命他轉達給柳竹秋的遺言。
如山恩情令他深信太子對妹妹情比金堅,可能真是出于好意才想為兩家小兒訂婚。他若跟柳竹秋透露此事,必會離間二人感情,不就變成忘恩負義的惡人了嗎
因此只當是自己多心,將這一截隱去不提,改說別的。
“殿下昨天命我先回京養傷,還讓我帶你一塊兒走。”
柳竹秋昨晚已跟朱昀曦爭論過這件事,說“殿下已準我留下伴駕,我要跟他上戰場。”
驚得柳堯章忍痛坐起,苦惱責備“你還沒折騰夠啊我聽瑞福說起你這三個月的經歷,冷汗流得衣服都濕透了。知不知道家里人被你嚇成什么樣了那會兒他們都說你死了,太太哭暈過好幾回,險些一病不起。秀英也是,整天哭個不停,所以才會早產。你看我如今老了這么多,就因為前陣子家里有操不完的心,有時心煩不過也想干脆死掉算了。”
柳竹秋多少能猜到親人們的反應,向他歉疚示弱求原諒,又忍不住問“老爺當時是怎么說的”
柳堯章火氣下去,局促地瞟著她“你想聽實話”
“當然。”
“他說他很后悔,當年不該帶你出來,就讓你留在老家,隨便找個婆家嫁掉,下場也比現在好。”
沒躲開意料之中的失望,柳竹秋十分氣悶。
“爹真是個老古董,我就知道我就算死了也落不著他一句好話。”
柳堯章責她辱罵尊長,她尖刻還嘴“我說錯了嗎我就是死了也是為國捐軀,放在哪家都光榮,還比不上隨便出嫁,一輩子伺候婆家老爺就是偏心,一輩子瞧不起女兒。”
柳堯章為柳邦彥辯護“老爺跟其他父親比已經很開明了,小時候許你跟我們一起讀書,你想學騎射他也由著你了,若真嫌棄女兒哪會像這樣悉心栽培你。”
柳竹秋冷笑“我原先也以為他和宋大人、白老爺一樣,對兒女一視同仁。可自從陳家悔婚以后,他對我的態度一落千丈,我才明白他根本沒拿我跟你們平等看待過。前期舍得下本錢栽培我,是想把我養成值錢的貨物,好拿去跟達官顯貴家聯姻。見我壞了名聲,做不成買賣了,就當我是累贅禍害。”
她每受父親輕視就會更逆反,堅決放話“他這么瞧不起我,我偏要多多地立功勛,你回去告訴他,等太子凱旋還朝那天,我會穿紅袍帶烏紗,跨著高頭大馬跟在殿下的乘輿后,他隨百官接駕時記得瞧仔細了。”
柳堯章壓不住妹妹的氣性,只好千叮嚀萬囑咐地叫她小心。
柳竹秋本想留下陪他吃早飯,太子的侍從來傳她,說“殿下等著大人一塊兒用早膳呢,請您快些過去。”
柳竹秋來到朱昀曦的住處。
軍營里最舒適豪華的地方就是軍官們居住的窯洞,可這位千歲爺覺得這北方的傳統民居制式與陵墓相似,入住很不吉利,拒絕在此下榻。
其他木屋土屋都是給苦役下人住的,低矮簡陋,部從們沒奈何,只得仿造蒙古人的習慣用厚氈打了一頂巨大的帳篷作為太子的寢殿。
既是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