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來到陳尚志的住處,施二先出來接著,說:“裕哥不知在哪兒磕破了頭,小的正想去向您稟報呢。”
柳竹秋忙進屋查看,見陳尚志坐在椅子上,一個婆子正用藥酒幫他涂額頭上的傷口。
那大片青紫重疊的傷勢為多次碰撞造成,婆子和施二推測是他白天趁人不備時自己撞傷的。
傻子常有無意識的自殘舉動,但柳竹秋知道事出有因,忙讓其他人出去,盯著他關問:“裕哥,你怎么傷成這樣了?”
陳尚志怯然不語,經她嚴厲逼問方說:“我想求觀世音菩薩保佑你,今早起床一邊禱告一邊磕頭,不知不覺就這樣了。”
柳竹秋百感交集,懷著心疼責備:“你這事辦得比真傻子還傻。”
陳尚志低落道:“我沒能力幫你消災解難,但總得為你做點什么吧。尤媽媽說觀音菩薩最是慈悲,誠心求她必有回應,你這么好,菩薩定會保佑你的。”
柳竹秋嘆氣而笑:“剛才宮里傳旨下來,陛下只罰我停職反省一年,可能菩薩看你這么有誠意才助我躲過一劫。”
陳尚志驚喜地蹦起來。
“你真沒事了?陛下會不會拉不下面子重罰你,先下道圣旨給外人看,以后再暗中為難你?”
“你還蠻機警嘛,我想他還犯不著這么陰險地整治我,不過事情總有萬一,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少年握住她的手,堅毅道:“我會保護你的。”
她明知他沒本事兌現承諾,卻能踏實接受這份心意。不像面對太子的示愛總要患得患失掂量用意,分析后果,這大概就是為什么人們都偏愛純粹的感情吧。
次日朝廷公布對造反團伙的處罰結果,以唐振奇為首的二百七十三名罪犯被判凌遲,另有一千九百二十五人處斬,抄家流放者多達三萬,人數還待追加。
孟亭元本當凌遲,慶德帝念其曾是當代大儒,改判大辟。
柳竹秋想去獄中拜別,又想若因此惹嫌疑,將辜負孟亭元的庇護,便派瑞福贈送酒菜為其踐行。
瑞福帶回孟亭元寫的感謝信,只短短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柳竹秋見字落淚。
孟亭元為她上的第一堂課是講《論語.學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他說“學而時習之”,是不斷探索修養真理。在求真的過程上遭遇世人誤解也不氣餒懊惱。當自己的信仰被志同道合者接受時,就像迎接遠道而來的摯友般欣喜。
看來先生已認可我就是那個與他志同道合的友人了。
這至高的贊譽令柳竹秋愧疚,后悔沒多向恩師請教學問道理,分擔他的痛楚。同時又欣慰自豪,尋覓理想的坎坷旅途上確實存在偉大的開拓者,在他們的引領下,她永遠不會退失。
閹黨伏誅,全城爭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