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只能保持以下幾點:在交趾支那六省的主權;
對東京諸港口開故對外貿易;優惠基督教徒。稍后,迪佩雷還主張法國不去干預越南按照慣例向中國朝貢,雖然這是違反1874年條約的。
交趾支那總督迪佩雷暫時妥協退讓的主張,為安南北部地區帶來了幾年寶貴的安定期,但是時間到了1879年,法國政局發生巨大變化,企圖復辟帝制的王黨統治隨著麥克馬洪總統的下臺而宣告結束,接者執政的是共和派的剛必達內閣和茹費理內閣。
這是兩屆狂熱鼓吹殖民擴張的政府,他們將海軍殖民部長換成更高侵略性的游列居伯利,這人履任不久,就決心將前任擴大侵略北折的紙上計劃變為實際的行動。
1879年10月1日,游列居伯利換掉保守穩重的迪佩雷,任命盧眉為交趾支那總督。并且對羅豐提出侵略北圻的具體計劃:“這樣一來,必須進行-次遠征。而根據我得到的情報,這次遠征不僅要征服東京,而且要在那里停留
幾年。3000名海軍陸戰隊或她兵隊,3000名安南部隊,12艘炮艦,有了這些行動手段,我們的目的就能夠達到。”
在新任內閣總統的侵略戰略指導下,法國殖民當局多次以武力威脅安南政府履行1874年條約,允許交趾支那總督府增加在北部各省份的駐軍數量。
面對法國人的威脅,安南政府拿出與滿清的宗藩關系作為幌子,聲稱安南是滿清朝廷的藩屬國,法國要想增加在北部省份的駐軍數量,只能征詢滿清朝廷的同意,安南政府不能越過滿清政府,單獨答應他們的要求。
安南政府的敷衍回復并不能讓法國人滿意,在法國政府命令駐華公使就安南駐軍問題與滿清政府談判的同時,交趾支那總督府派出多批武裝人員,以探險隊的名義,明目張膽刺探安南北部各省駐軍情況,并且為了迫使安南政府就范,
1880年年底,交趾支那總督盧眉致電海軍殖民部長克路埃,提出利用一場局部戰爭的方式,打垮安南北部的軍事武裝,為法國全面控制安南掃清障礙的。
盧眉的作戰計劃得到了對方的認可和支持,不過顧及到法國尚未做好全面入侵安南地區的準備,海軍殖民部長克路埃提醒盧眉,戰爭的規模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絕對不能演變為法國與安南、滿清的全面戰爭。
得到克路埃的首肯,交趾支那總督府迅速就作戰計劃做出準備,然后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到-一個適當的借口去實施。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制造矛盾沖突的借口很快就被找到了。
1881年2月17日,盧眉在向法國政府報告發生在廣寧省,法國國民遭到南洋軍團士兵攔阻的事件稱:我今天同時收到法國駐河內領事先生的兩封信,有關兩個法國人古丁先生和威列羅亞先生在下龍市進行考察一
事。他們持有領事館簽發的護照,原打算以學者身份前往鴻基煤礦考察。沒過多久,兩住考察家就不得不中斷行程,因為1月
8日在離開寶河時受到辱罵后,又在離鴻基煤礦約40里的小城堡處受到襲擊,他們雇用的一個馬來亞人大腿上中了一彈。
他們被迫又回到該省省會,在華人士兵咄咄逼人的態度面前又不得不再向后退,一支幾百人的華人軍隊剛剛到達此地。這兩個法國人在沒有了船夫,又沒有安南當局的保護的情況下,毫無辦法,只好一直
退到黑水河匯合處。據最斷消息說,他們準備再從另一河流逆水而上。”
接著,為了擴大事端,盧眉申請法國政府派來一個礦務工程師考察團,成員包括菲希教授和薩拉西工程師等二十余人,
他們于2月初在法國殖民軍保護下,再次強硬要求考察了鴻基煤礦。但是被南洋軍團拒絕,…………
鴻基煤礦位于廣寧省首府,產優質無煙煤。煤層厚,表土薄,利于露天開采。礦區長100余公里,寬15—20公里,煤藏量22.5億噸。是東南亞地區最主要的煤炭基地,產量已探明儲量占安南全國百分之九十左右,
1870年,南洋軍團發現鴻基煤礦所在區域后,于1872年進行全面開采,開采的無煙煤炭,除了少部分運回本土使用,絕大部分輸送給大陸南方地區、泰國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