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松江港到了。”
軍艦臨近港口,先鋒號艦長徐之宣走進船艙內,匯報道:“興和造船廠的童廠長、牛副廠長等人都來了,正在港口附近準備迎接陛下。”
“他們倒是準備的挺周全。”
李明遠淡淡一笑,對其他人說道:“走吧,咱們下船,去看看興和造船廠全體技術人員數年的努力成果,到底是什么模樣。”
“5000噸的遠洋輪船算得上個大家伙,也不知道這樣一艘輪船能夠一次搭載多少移民?”
“怎么說也得將近2000人吧,遠洋航運公司名下3000噸的運輸船,一次能夠搭載1400名移民,興和造船廠新建的5000噸級遠洋運輸船,排水噸位是前者的近兩倍,標準搭載移民數量肯定要比3000噸級運輸船多出五六百人。”
一行人下了軍艦,邊走邊閑聊道:“5000噸級遠洋輪船采用三脹往復式蒸汽機作為推進動力,每艘輪船裝備兩臺三脹式蒸汽機,單臺8000馬力,,強壓通風12000馬力。輪船總動力為16000馬力,標準速度16節,最高航速20節。
標準排水量5200噸,滿載排水量6000噸,標準搭載移民數量為2100人。船員180人。
以16節航速從宜水港(蒙特港)出發,前往遠東地區,單程航行總路程約1.9萬公里,用時42至45天。”
早在離開長安之前,興和造船廠遞交的有關5000噸級遠洋輪船的各項技術數據,便下發到中央幾個核心部門主官的手里,所以作為民用航運企業的上級管理部門之一,工業發展部總長對新型輪船的各項技術性能,了解得比一般官員更多一些。
“一節航速就是1.8公里每小時,如果輪船保持16節航速不間斷航行,豈不是意味著只要28天,就能夠走完整個南美洲—遠東航線?”
作為經常接觸海上航運管理事務的交通發展部總長,枚瑞英素來對數字十分敏感,因此,聽完工業部總長的介紹后,他很快便計算出了新型遠洋輪船持久航行時的理論數據。
“按照技術理論數據計算,28內可以跑完整個南太平洋航線,但是因為船隊航行途中需要進行必要的物資補給與修整,所以算上這部分時間,單程航行總時間要超過40天。”
工業部總長陳申開口道:“5000噸級輪船相比遠洋航運公司名下的普通遠洋運輸船,單程航行時間縮短了15到18天,不過和西方列強國家相比,標準航速16節、噸位5200噸級的遠洋運輸輪船,還算不上一流行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