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巴西使館內,美國公使塞爾特正守在電報機前,焦急的等待著回復。
由不得塞爾特不著急,巴西共和國的局勢已經到了最危急的地步。
南部方向,巴拉那州被漢國占領,4萬巴西守軍被包圍在南部邊境一片面積數十平方公里的狹小面積內,隨時面臨被漢軍消滅的危險。
北部邊界方向,數萬守軍陷入與巴西帝國軍隊的苦戰,巴西帝國方面投入進攻的兵力持續增多,時間繼續延長,北部邊界守軍很可能支撐不住潰敗。
西部地區,南馬托格羅索州失守,桑托斯帶領所部軍隊和部分西部內陸地區守軍撤往戈亞斯州。
中部地區,圣保羅州、首府所在地的里約熱內盧方向皆遭受漢國來自海上和陸地兩個方向的進攻,里約熱內盧港口失守,堵在港口內的海軍殘余艦隊被漢軍包了餃子,全部被俘虜。
在占領里約熱內盧港口,解決了港口內的殘余艦隊以及占領周邊的造船廠、機械廠等工業廠區后,約一萬人先頭部隊正朝向里約熱內盧城進發。
約一半主力部隊折損在巴拉圭戰場,剩下一半部隊因為桑托斯的“臨機應對”,保留了下來,但是,僅憑借桑托斯手中剩下的6萬余部隊,根本抵擋不住漢軍的進攻,全盛時期,坐擁十余萬主力部隊尚且打不過漢國軍隊,現在部隊一步步撤退到本土,士氣低下、內陸地區兵力空虛的不利情況下,再指望巴西共和國自身的力量,結束戰爭,更不可能。
因此,巴西共和國的高層們,只得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催促美國進行實質性介入,催促的頻率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急切,導致的結果就是,美國公使也跟著著急起來。
美國與漢國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收集漢國方面的情報,主要通過美國駐巴西公使館進行,美國駐巴西使館公使塞爾特則是主要負責人,所有有關漢國的情報,包括從智利、玻利維亞兩國傳遞過來的情報,都會匯總至駐巴西公使館,然后由塞爾特整理、審核、分析后,再轉交給美國本土高層。
作為搜集漢國各方面情報、信息的第一責任人,隨著接觸信息的增多,塞爾特對漢國的了解也越來越深。
美國是新興的工業國家,工業發展速度飛快,而漢國作為同樣的后進國家,發展速度一點也不比美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