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府是百年世家,詩禮簪纓。縱使大晉對女子的限制比男子要多,但富養著的謝家女兒們,其實并未感覺到長輩們有多偏心,至少長輩們不會短了她們的吃穿用度。
這個女孩,有個弟弟,父母為了生養這個弟弟,把她送到了鄉下姥姥姥爺家里寄養。衛姜不太懂為什么生養弟弟,還要把女兒送走。
總而言之,因為這事兒她吃了不少苦頭。
有一天半夜,衛姜起身去客廳里倒水喝。
她剛穿越,實在太害怕了,不敢和這具身體的父母交流,學校里講的東西她也聽不懂。
一放學,她就把自己關在臥室里,等閑不輕易出來,只有夜深人靜,想家想到睡不著的時候才出來活動。
她剛拿起水杯,就看見姜父姜母小房間的燈還亮著,隔著門隱約傳來說話聲。
“都說了養不熟。”
“我看以后也別指望她來養老了。”
“還好當初生了昊昊。”
—
昊昊名叫衛昊,是姜姜的親弟弟,姜姜第一次見到這個親弟弟的時候,是暑假,她剛從鄉下被領回城里念書。
姜父姜母都要工作沒法來接她,姥姥姥爺年紀大了姜姜更不情愿二老勞筋動骨地送她。
小姑娘踮起腳尖,摁響了門鈴。
門開了,
從屋里啪嗒嗒跑出個小男孩,很戒備地看著她。
這就是衛昊。
對于衛昊而言,這個姐姐更像是多出來的,他討厭這個陌生的入侵者。
晚飯是一家人一起吃的,為了迎接她,姜母特地準備了一桌豐盛的菜肴。小姑娘卻只悶頭吃自己面前的那幾盤。
她想回鄉下去。
在鄉下她是被姥姥姥爺寵得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在這里她生澀又怯弱。
她連地鐵都不知道要怎么坐。
姜父姜母的偏心表現得并不過分,只偶爾會在一些生活細節上展現端倪。
比如說,餐桌上的菜永遠都是衛昊喜歡吃的。
又比如說,那年冬天姜母琢磨著給衛昊定做一件羽絨服。又過了幾個月,她才恍然想起來姜姜,問她要不要,不過那時候早已經開春了。
在這個陌生的家里,姜姜沒有歸屬感。而在學校,作為個轉校生,她更沒有歸屬感。
她盡量討好身邊的女孩子,可女孩子之間時興的話題她永遠都插不進去。
她們一起說說笑笑,可課間大家一起手挽著手上廁所的時候,從來不會叫上她。
好在,等升上了高一,換了新學校,重頭開始,她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朋友,能一起去食堂搶飯,一起去牽著手上廁所的朋友們。
唯一不變的還是姜父姜母,姜父姜母覺得她和老人家待久了,像老人家一樣犟脾氣,養不熟,失望地不知掉了多少淚水。
她趴在桌子上寫作業的時候,經常能聽見門外傳來姜父姜母并不避諱她的,細細碎碎的說話聲。
“也不知道怎么辦。”
“你當她這個人有良心啊。”
姜姜忍無可忍地摔了筆,跑出去和他們大吵了一架,姜母反倒捂著臉哭了出來。
說她如何如何辛苦,如何如何不容易。埋怨她不會體諒父母的艱辛和難處。
衛姜后來翻到個日記本,姜姜的,粉色的書皮,畫著寫卡通的圖案,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頭了,上面胡亂寫了幾行字。
時記時不記。
她說,她不想要弟弟,想要個哥哥,像同學家的哥哥那樣,對妹妹特別好,能照顧妹妹的那種。
劃掉。
還是要姐姐吧,爸媽還是會偏心哥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