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艷色,紅葉零落知秋。
踏踏馬蹄落于鋪地的黃葉上,又以極快的速度離去,白馬上二人疾馳的身影,留在長安城西郊的山野中。
先帝平天下后,予民休養生息、減免賦稅,尤以沈蓁蓁一家參與過的南北運河通航后,南來北往密集,貨物、生產方式流轉得多,加之與國外貿易頻繁,幾十年積累下來,大魏舉國富饒。
即使是有貧民、乞丐,照理,也不會出現在幾朝京城——長安城及周邊的京畿地區。
然出乎沈蓁蓁意料,她就在長安城西郊,一個廢棄的、門口還掛著“長慈寺”門匾的地方,見識到了無數貧民。
年老的、幼小的、體弱的、殘疾的……
衣衫襤褸,骨瘦嶙峋,弱不經風。
蔣州被乞丐打劫追趕的回憶頓時涌上心頭,沈蓁蓁心中浮起懼怕,下意識往后退了一步。
蕭衍扶住她肩膀,看出她眼中的異樣,憂心問:“怎的了?”
沈蓁蓁定了定神,視線落在寺里面,問蕭衍:“他們……都是什么人?”
“流民。”蕭衍道,“這些人落腳在此,無戶籍,無身份,我手下參軍來排查人口時偶然發現的,統共有數百人之多。”
沈蓁蓁心有所思,仍舊抱著僥幸問:“是寧州那里來的流民么?”
蕭衍驚訝。
文帝特意在離宮封鎖了消息,沈蓁蓁怎知道寧州起事一事?
他沒在當下對此追根究底,只談眼前這事道:“因這些人人數眾多,初發現時,刺史府有所擔憂,怕他們是在此潛伏,積聚勢力,會伺機而動,但詳細調查后才知,并非如此,他們確實是愿意在此地生活,不愿出去。”
沈蓁蓁聽到自己心中的僥幸一點點碎裂的聲音。
蕭衍帶她到此處,是要她來看劉氏的錢花在何處,劉氏的錢是隔一段時間就會取一回,又豈會是寧州剛產生月余時間的流民。
在腦中快速地過了一番劉氏的身份,沈蓁蓁白著臉看向蕭衍,認真問他:“他們都是……前朝的?前朝官員,及后代?”
還是如此聰慧。
蕭衍朝她點了點頭。
沈蓁蓁再問:“他們為何不入官府記錄?先帝仁慈,本就賞識前朝的才能卓越者,大力提拔任用宗親、舊臣,這些人如若是前朝舊臣,分明也可以在新朝中各顯其能、各盡其用,為何……寧愿這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蕭衍靜看沈蓁蓁,答她:“他們大多都是薛姓子弟。”
沈蓁蓁眼露迷茫,聽蕭衍言簡意賅地講了一個前朝舊事。
前朝有一薛姓人家,家產巨萬,郎君們多是容貌瑰偉、兇悍善射、驍武絕倫,且喜歡交結邊地豪杰,這家人與建立大魏的先帝一脈一樣,都是前朝一股強大的勢力,各自稱雄于北方邊地。
后來,先帝從前朝皇帝手中奪位,建立了大魏。薛氏也隨即立國,囚禁郡縣官員,自稱西秦霸王,且多次興兵籌劃攻取大魏京城長安。
薛氏最成功的一次,曾在京郊大破大魏軍隊,擒獲多個將士,大魏變得人心動搖,眼見著新建的大魏即將不保,薛太子卻在將出兵時突然病倒了,不久就蹊蹺地離世,而后薛氏士氣低滅,后被國破。
薛氏子弟氣性如此,勇悍,好殺,寧死不降。
看著寺中人、聽著蕭衍的話語、感受著故事里的過往,沈蓁蓁心情復雜,一時難以言喻,并未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