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卿之意,朕知矣。”
思有所決的曹叡,輕輕頷首,出聲道,“朕今方寸已亂,暫無所決。卿等且歸,待朕有所決后,再尋卿議之。”
“唯曄告退。”
“唯資告退。”
聞言,劉曄與孫資立即起身拜別而去。
只是他們沒想到的是,曹叡目視他們離去后,便遣人將城門校尉楊阜召來。
嗯,因楊阜乃天水冀縣人,熟諳隴右之事,且被贊為“有公輔之節”,此番亦在隨駕長安者之列。
少時,楊阜至。
一番見禮入座,曹叡將曹真的上表讓其過目后,便有些迫不及待的發問,“楊卿久在隴右,以為大將軍此策可行否”
“回陛下,臣斗膽言之,此策不可行。”
性情剛直,常有犯顏直諫之舉的楊阜,聞問便作肅容,出聲反駁之,“大將軍雖一心為國,然此策若稍有偏差,必然將我大魏陷入不復之地。臣竊以為,誠不可取也”
呃
曹叡再度啞然。
于他心中,本覺得身為天水人的楊阜,于情于理都會聲援曹真之謀,兵出武都郡奪回隴右。
哪料到,他竟會斷然否決之
莫非,大將軍之謀,委實不可取乎
連續有三位重臣皆持有否定的態度,讓曹叡心中隱隱有些動搖。
略作沉吟,便出聲發問,“楊卿可細言之。”
“唯。”
于席上行了一禮,楊阜恭聲言道,“稟陛下,臣此斷所依者,有三。”
“其一,乃是孫子有云主不可怒而興兵,將不可慍而致戰。隴右被逆蜀所占據,我大魏關中及涼州必然震動。今之所急,乃撫慰黎庶百姓及將士軍心耳安可再度大軍而出,令居心叵測者有可趁之機”
“其次,北鮮卑賊酋軻比能,秋冬時節必然寇我大魏邊郡,是故冀州之兵不可動也。且逆蜀與賊孫吳已然共盟。今逆蜀出兵隴右,孫吳亦必然籌謀著兵出北來。若是從大將軍之意,調動荊州及淮南之兵與逆蜀相攻,恐難御賊孫吳矣。陛下,賊孫吳的國力,比逆蜀更強盛也”
“再次,乃防患于未然。若是依大將軍之謀,舉我大魏各州郡之兵而戰,國無富余之兵,若有動亂,孰可安之”
“此三緣由,皆可令我大魏陷入危境,是故臣以為不可取也還望陛下明察。”
“唉”
曹叡聽罷,闔目而悵然長嘆。
半晌,方再度睜眸,欣慰的嘉許道,“楊卿之言,鞭辟入里,不負公輔之節之贊也朕,不準大將軍之謀罷。”
對此,楊阜自是連忙起身謙遜。
不過,曹叡嘆罷,又轉述了方才侍中劉曄之謀,問道,“楊卿以為,劉卿此策,可乎”
“回稟陛下,臣竊以為,此策亦不可行。”
得聞后,楊阜再度不假思索,出聲回道,“蓋因西涼豪族及羌胡者,秉性狡詐,反復無常,不可信也斷不可將涼州皆授之。且臣曾得聞,逆蜀丞相諸葛亮,有得人心之稱。恐羌胡等被逆蜀所敗皆降伏,而轉刀刃加于我大魏也。”
話落,不等曹叡再度發問,他便續謂之,“陛下,臣以為今之計,乃是大將軍之謀與劉侍中之策,各取其長耳”
”tart”bnk”
xdd。xdd,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