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亦是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
今聽罷,亦陡然思及,自譙周歸成都后旬日一入宮為他解惑經學,他曾以“曹丕篡漢遭天譴”之事問及,而譙周如實告知此事乃鄭璞始作俑者。
莫非,善軍爭籌畫的子瑾,竟還身兼方術之奇
至于先前為何藏而不顯,蓋因如今世道,身有方術者皆難善終,抑或身死后亦難得安寧。
如河南人趙達,從漢侍中單甫受學,治九宮一算之術,歷事以術推,無不中者。
后天下大亂,自以術推江東鮮動亂,乃渡江避戰禍,后以術伺奉孫權,但惜其寶術、概不傳與他人。生前,孫權求奇術而不得;死后,孫權乃拘其女以勒,亦不得,竟是令人掘其墳、發其棺,看是否在陪葬之物中。雖然事后孫權無所得,但趙達落了死后家小蒙難、尸骨曝野的下場,如何不令人引為前車之鑒邪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天子劉禪盡力舒緩情緒,語氣異常輕柔的發問道,“不想子瑾竟有如此神通卻是不知,此些祥瑞如何為我大漢引來”
“哈,此事有何難”
不知道天子心思已然想歪了的鄭璞,依舊興趣勃勃而道,“如嘉禾自生者,我可令心腹之人尋一荒地耕種,待稻谷抽穗時便尋個緣由引人見之。如神龜獻圖者,我且先讓一匠人刻石藏于污垢中作舊,再令人捕一百年老龜將石銜于背即可。南中之地,山澤密布,尋一老龜易如反掌。如白鹿祥世,我可令人捕捉高大體健之鹿,通體漆以色白;尚有鸞鳥來儀者,我可令捕鳥者入秦嶺設陷阱”
正當他滔滔不絕時,卻是被一旁的天子抬手打斷了。
“子瑾且住且住”
心中冀望落空的的天子,語氣有些啼笑皆非,“子瑾所謂天降祥瑞,皆乃人為邪”
不然呢
難不成我尚有呼風喚雨、撒豆成兵之能
聞言,鄭璞不由側頭揚眉,一時無言以對。
“咳咳”
自知是誤解了的天子,借著輕咳掩飾失態,順勢岔開話題,“依子瑾之言,天眷之降尚能偽造之,天命所歸又是何解邪”
呼
鋪墊如此之久,終于要談及了
微不可聞的舒了一口氣,心中竊喜的鄭璞神色穆然,輕聲說道,“劉君,我此生所學者,皆籌畫軍爭之事,何為天命者,非我可解也。不過,既然劉君問及且今乃作閑談,我便姑妄言之,如若有不諳之處,君自擇而取。”
先作了幾句謙言,不等天子回應,他便繼續說道。
“我嘗讀史,知帝禹治水功蓋九州,故受帝舜之讓為天下共主,彼時乃天命所歸也。但后有湯武克桀而興商,再后亦有武王伐紂而興周。故我竊以為,所謂天命者,乃民心所向耳何為民心所向乃使之居有其屋、耕有其田,溫飽可繼耳”
“然而,自桓靈二帝以來,天下喪亂,豺狼當路而狐貍是先,人心已不古。士者不言道德而仗勢牟取家國之利,武斷鄉曲之豪者陰役百姓以囿家門,令貧者愈貧、弱者愈弱。如此日增月益,猶如累薪于釜底,鼎沸乃必然耳”
“是故,我竊以為,如若上無士者侵凌、下無豪右侵吞,向使小民足衣足食、安居樂業,何愁天命不歸邪”
7017k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