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無垠即便是輪回境大帝強者撕裂虛空而行也要耗費數年之久的洪荒古陸上西南的一大洲地,被稱之為巫域。
巫族疆域本就極廣,再加上他們生性好戰,數千年之前便不斷侵吞周邊弱小的種族之地,在千年之前甚至是大張旗鼓吞并了妖族的一方版圖。
之后若是單論疆域的話已經是能夠與其平起平坐。
在大帝強者都虛空難渡的巫域上,有三城五鎮之說。
三城自西向東分別為奉天城,應天城以及錄天城,其中又以地處極西之邊的奉天城為尊。
若問為什么同為三大天城為什么卻獨獨以奉天城為尊,原因也無非是有兩個。
一來便是奉天占了那個奉字,這也是素來讓自詡奉天旨意的神族中人最為痛恨巫族之處。
二來便是坐鎮于奉天城的不是什么名門世家的家主又或者是修為通天的一方巨擘,而是自巫祖閉關修行后其女兒也就是巫族的圣女,而在其身旁輔佐之人更是地位猶在十二祖巫之上的那四位祭司。
這四位祭司都是在光陰長河中走過了千百年已經是踏入了輪回境之上的化神境的神仙強者。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四位祭司哪怕是輕輕跺跺腳,巫域之上便會來個地覆天翻。
因為這四人不僅代表的是焚天煮海山塌陸沉的無上修為,而且還是巫族當中最高權勢的象征。
至于巫族圣女,千年以降在洪荒古陸上便一直被人詬病,不只是因為她的巫族圣女身份,最重要的是她曾經與古陸上的那位獨斷千古的天縱之人有過一段禁忌之戀。
而那人便是人皇伏羲的二弟子,軒轅一脈的先祖,有熊氏。
后來人族遭遇浩劫但最后的四分五裂,軒轅脫離,天機隱世,索性有炎帝勉強撐起人族大旗,這才使得人族沒有淪為各大豪族的附庸之屬。
當然若說是誰最為痛恨這位巫族圣女,自然是之前崇敬有熊氏的那些人。
若不是她有熊氏也不會淪為千古罪人,若不是因為她現在有熊氏已經坐鎮白玉京執掌人族,說不定還能夠再現千年之前人皇伏羲在位是百族來朝的盛世況景。
如此一來人族也不會四分五裂在百族面前式弱了近千年,也不會被神族從祖地神洲中趕出去還被改名為中州,偏居一隅,忍氣吞聲。
但是這件事卻沒有在巫族引來多大的反響,最多就是當時巫祖反對這件事并且把自己的女兒強行從邊境上帶回了奉天城。
巫族之人素來豪爽,不然盤山古道上也不會有龍門江湖的大小姐裘瓔珞縱馬折身當著百里清酒的面向姬歌一表歡喜愛意后又馳騁遠去的一幕了。
當時聽聞這樁事的人看熱鬧還不嫌事大的問為什么圣女不和有熊氏私奔亦或者他們人族容不下有熊氏但圣女可以把他“拐”到巫族中來啊。
甚至還有人說他有熊氏待在人族受那股子窩囊氣干什么,干脆來我們巫族做我們巫祖的駙馬豈不是美哉!
言論之聲此起彼伏比比皆是,但好像就是沒有人質疑有熊氏配不配得上在他們心中高貴神圣的圣女。
因為那是在有熊氏一人獨戰十二祖巫以后。
巫族之人生性好戰不假,但他們也尊敬強者,特別是對千年前那一人斷千古且生得鳳表龍姿的有熊氏更是崇敬有加。
甚至與長城那邊已經成為禁忌諱莫如深不同,巫域當中至今還流傳著當年有熊氏的豐功偉績。
茶樓當中每每有說書人驚堂木一響,喟嘆一聲悠悠開口講到白衣有熊氏之時,幾乎就是賓客滿樓座無虛席。
當然這些便都是后話了。
奉天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