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定王府派來的指導一起勞動的百姓每日都能分到更多的食物,蔬菜的種類也豐富起來,等到專門負責搞養殖的村落第一批大規模養殖的雞鴨養成出欄后,跟著干活的人偶爾都能吃到肉蛋奶了。
而集體勞動主力的西北軍,待遇更是連上兩層樓。
最初西北軍是三日一輪訓,輪訓的軍士當天的伙食能嘗到肉香味,后來在洛年年的指揮下,西北軍的主要任務變成勞動與建設,輪訓改為五日一次,軍士反倒格外期待輪訓,每次輪訓時格外認真努力,因為輪訓當日能吃到扎扎實實大肉塊。
待到夏收之后,軍營提供的食物更加豐富,供應的肉類也增多。
軍士們雖然日日都要被上級安排勞動,但不僅主糧能吃飽,菜色豐富又舍得放油,最重要的是,除了輪訓日能吃到肉以外,間隔兩三日,菜色里就能吃到肉末,聞到肉香味。
再加上自洛年年掌權以來,從不拖欠餉銀,還提高了底層軍士的餉銀,吃飽喝足口袋鼓起來的軍士自然也舍得賣力氣按照洛年年的指揮賣力氣干活。
除了物質條件得到保障,洛年年還給西北軍制定了新的軍規,最最緊要的一條,就是公平公正,比如,不允許將領欺壓底層軍士。
西北軍最大的特點本就是治軍嚴明,結果洛軍師的要求比定王還要嚴格,在內,上不能欺下,在外,軍不能欺民。
洛年年專門組建了糾察隊,負責維持軍紀,將整個西北軍,各個駐扎區都從上到下清查好幾遍,大力宣揚新軍規的同時,毫不留情的將普通軍士中偷奸耍滑的兵油子踢出隊伍,將行為違規的將領也全部踢出隊伍。
到最后,被踢出西北軍的超過一萬多人,夏末的時候,又有三萬多軍士按照正常程序退伍。
好用的勞動力少了,洛年年決定招兵。
彼時,西北軍早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受百姓尊敬和羨慕的地方,明明是沒有戰事的和平時期,結果西北軍征召新兵時,報名者云集,創下記錄,各個報名點簡直要被擠爆。
到最后,西北軍征召到了大量青壯年,總數不減反增,達到了三十三萬。
而且因為今年征召的競爭格外激烈,最后成功入伍都是身體素質優秀的兵員。
新兵進入西北軍之后,發現西北軍確實如傳聞所說,吃得好錢發得多,相對應的,除了每日勞動,每五日輪訓一次以外,每日還要學習一點新的文化知識,傳聞中的軍紀更是要牢記在心頭,軍營里的日子格外豐富。
至于退伍離開的老兵,大半都不是久安府的人,他們背著行李向著家鄉的方向一路走回去,結果看到的是幾年過去仍然破舊落后毫無變化的家鄉,再想想在他們的建設下日新月異的久安府,心里不由得產生巨大的落差。
生活得更長久一點,不少老兵意識到了家鄉和久安府更大的差別,那就是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