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經·啟示錄◎
巴黎雖已步入寒冬,但遠遠比不上大陸北部的凜冽寒風。
“請您將這封信送到法國,給我的妹妹安塔妮亞女王。”剛剛即位的利奧波德二世低聲說。
哈布斯堡王儲在與腓特烈二世的交戰中戰死的消息傳回維也納當天,弗朗茨皇帝就因驚痛過度驟然引發心臟病。男仆發現他倒在地上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幾十分鐘——這位年近七十的神圣羅馬皇帝沒能再回到人間。
特蕾西亞女王接連接到兩個至親去世的噩耗,頭發一夜就花白了大半,倒在病床上一病不起。
作為女王的第二個兒子,利奧波德將繼承父親和兄長的王位。如今,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已死,新的皇帝將由七個選帝侯選舉產生——
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正是神圣羅馬帝國中最具威脅的對手。
七年戰爭之后簽訂的《胡貝爾圖斯堡條約》中,普魯士保留了侵占的西里西亞,但承諾在下一次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選舉時,投票給約瑟夫大公。
然而約瑟夫大公死于同普魯士的戰場上。
對于利奧波德來說,這是一個內憂外患交織的時刻。
土耳其指控奧地利支持了塞爾維亞的叛亂,部分奧地利軍隊正在東線與奧斯曼軍隊交戰;可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比利時又要叛亂,匈牙利貴族也在籌謀脫離奧地利的統治。
正是因為這些迫在眉睫的威脅,他在得到腓特烈二世的保證,說會將在《胡貝爾圖斯堡條約》中對約瑟夫大公的投票保證轉給他,確保他成為下一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但條件是兩國聯姻之后,他終于下定了決心。
奧地利已力不從心,不能再與普魯士交戰。更大的威脅來自北部的俄羅斯、東部的土耳其,以及國內蠢蠢欲動的叛亂力量。
無論如何,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是同屬于天主教神圣羅馬帝國的成員,而這些信仰東正教和□□教的異端則造成了最根本的威脅。
于是,利奧波德廢除了奧地利與俄羅斯的聯盟條約,同時商定了這樁政治聯姻——由于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并沒有子嗣,旁支繼承人也沒有年齡合適的選擇,于是雙方商定,利奧波德將他的妹妹卡羅莉娜嫁給德意志邦聯薩克森-魏瑪大公國的王儲。
奧地利急于得到普魯士的保證,因此對此無比迫切,希望婚禮盡快舉行。
幸運的是,普魯士同意了。雙方決定,婚禮下個月就會在薩克森-魏瑪大公國舉行。
利奧波德想,這個消息應該盡快讓此刻正在法國的妹妹安塔妮亞知道。
法國的局勢有多混亂,他在維也納也有所耳聞,只可惜奧地利東西線同時作戰,根本分不出什么精力去管法國的事——不然,當初約瑟夫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派兵去法國,將自己的妹妹扶上法蘭西王位。
最小的妹妹孤零零一個人在法國,該有多么艱難?
利奧波德嘆了口氣。安塔妮亞為什么拒絕回到維也納呢?
她現在也才剛滿十九歲而已,還那么年輕。憑借她的美貌,再次嫁給哪個國家的國王或王儲根本不是難事。
信使的馬車疾馳著離開了維也納,向西方駛去。
但在臨近西部邊境的驛站里,它沒有轉向南前往巴黎,而是扭頭向北,徑直朝著薩克森的方向駛去。
……
砰!砰砰!零星的槍聲和廝殺聲在巴黎城區西南角響起。
最先趕到的國王軍隊正在逼近,這里的局勢一天比一天更加緊張。
巴黎的生長早就突破了原本的城墻,原本的城墻現在剩余部分并不多,城市已經與郊區混在了一起。
從召開三級會議的前兩周開始,國王軍隊已經多次從城外發起了對城內的進攻。
曾經守衛城墻西南角的人們傷亡慘重,不得不向后退到了城市當中。
好在軍隊大多是騎兵,或者要使用火|槍,必須排列好陣勢一齊進攻發射,否則因為火|槍準頭太低,幾乎沒有什么實戰意義;真正進入城區之后,馬匹不再是優勢而是累贅,這種齊射的戰術也完全失效了。補充火藥速度太慢,在危機四伏的戰場上,填一發火藥的時間已經足夠角落里蹦出一個人來切開持槍者的喉嚨。
因此,軍隊一進入城區,殺傷力便大大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