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美帝武器先進大炮坦克多,主席說他們是鋼多氣少,咱們的志愿軍英雄是鋼少氣多。”
“同樣,咱們天涯島是書少氣多,城里學校條件好,那是書多氣少”
“軍隊里士氣重要,學生才氣重要,腹有詩書氣自華,咱一定能辦出個讓城里人刮目相看的好學校”
開什么玩笑,爺們我可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大好青年,我有四十年的時代優勢和資源優勢,難道還辦不了個村里小學
絕不可能
這番話把王向紅給打動了,他就吃這一套
王憶一鼓動,他一手掐腰一手握拳砸下說道“好王老師你說的好主席同志說,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你有志氣,好,好”
接下來還要解決住宿問題。
王憶指向最南邊臨海的兩座庫房說道“給我隨便選一間就行,我住在學校里、吃在學校里,不把咱天涯小學辦好我哪里都不去。”
王向紅動情的說道“王老師,你是個王家好子弟唉,當年我對不起你爹啊沒想到你和你爹不但不記恨咱王家,還回來報效家鄉”
王憶詫異的看向他。
怎么突然來了這么句話
這話似乎牽扯什么隱私,王向紅說完后便趕忙轉移了話題“你去選個庫房,我下午就給你找床、找人來給你搭建個灶臺不,你吃飯還是下去吧,去我那里,我家不差一張嘴。”
王憶搖頭道“給我搭建個灶臺吧,具體是怎么吃后面再說,先把學校辦起來再說。”
他準備給自己偷偷開小灶呢。
路上王向紅給他介紹了天涯島子弟的教育情況。
很不樂觀
現在國家還沒有將九年義務教育奉為國策,沒有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甚至沒有作出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所以現在孩子不上學是不違法的。
以前天涯小學有教師,島上人家就把小孩送來上學多數不是沖著學知識來的,是讓老師給看孩子。
去年開始學校沒有教師處于閑置狀態,于是多數人家孩子就不上學了,只有少數人家的家長有眼光,堅持讓孩子繼續念書。
這些孩子沒法在島上上學,只能去鄰近的水花島。
這樣路程是個問題,在水花島有親戚的可以借宿親戚家,但這是個別人家才有的條件,其他孩子每天早晚得用船去接送。
開船接送學生不光累還危險,不是怕翻船,怕的是冬天風寒夏天風熱,一旦孩子生病那是能要命的
所以王向紅三人發現王憶可以做教師后才那么激動
兩間庫房打開,王憶選擇了東邊一間,光線更好、窗戶更多,推開窗子就是面朝大海、鳥語花香。
不過這都是想象。
現實是打開后里面堆滿破爛雜物,風一吹灰塵亂開,有用的就窗臺上一個碗
王憶呆滯開局一個碗,其他全靠莽
中午社員們回家吃飯,不用王向紅動員,聽說王祥文的兒子回來了而且成了大學生教師,頓時有人絡繹不絕的來找他。
大家伙起初是來看熱鬧,但得知王憶為了辦學校住在這山上的營房里頭,他們紛紛掉頭離開。
王憶被他們的反應整懵了,王向紅聽了自己的話后可是熱血激昂,怎么村里人聽了后都跑路了
離開的村民很快回來了,最快回來的是他昨天見過的王東峰。
壯小伙扛了個袋子,健步走來后放下說道“王老師,你要住這里不能沒有口糧,我家今春多打了點玉米面,給你送二十斤。”
王憶說道“啊不、不用吧,這年頭糧食多金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