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沒有說完呢,又有人來了,頭上頂著一口小鐵鍋“王老師,我老婆回娘家的時候要了口鍋回來,正好,給你用了。”
王東峰笑道“赫,榮哥你舍得啊,這鐵鍋是你大舅哥用工業劵買的,你老婆好不容易才拿回來呢。”
王東榮說道“就是我老婆讓我給王老師送過來,以后二娃三娃要來跟王老師念書的。”
學校里頭再次開始絡繹不絕。
這次再來人沒有一個空著手的,有的送個干干凈凈的被單、有的送一床老蚊帳、有的送個碗送把筷子。
送吃的最多,有人拿一把雞蛋,有人抱一壇豬油,有人拎一串咸魚,還有用報紙包了一把鹽的。
這些東西王憶全看不上,他昨晚隨手送給秀芳的可是滿裝廚房八件套。
但他心里承下了一份份厚重的情誼。
要知道對生活物資匱乏的村里人來說,他們送來的都是珍寶。
送雞蛋的人自己平日里舍不得吃雞蛋,這一把雞蛋可能是攢了好幾天準備去鄉里換點閑錢補貼家用。
送豬油的人家里頭的菜或許一天到晚見不到油星。
送咸魚的嗯,這個島上真不缺。
不管送什么,王憶都得承情。
這是他同族對他這教師的最高禮遇。
王憶收下這些東西在心里暗暗嘆氣,這個學校必須得辦好,他必須得把送來的孩子教好。
人情重過山
王向紅給他帶來鋪蓋卷、一套鍋碗瓢盆,說道“王老師,你這里亂,收拾起來不容易,這樣,我再給你調撥個勞力過來。”
“讓大迷糊來,大迷糊最能干雜活臟活。”婦女主任劉紅梅挑著擔子走來。
擔子兩頭各有一個水桶,里面是滿滿當當的清水。
秀芳也來了,帶著廚房八件套要還給他,還說道“這半天沒見,我不能叫你弟弟要叫你王老師了”
王憶不好意思的說道“什么王老師你要叫我王校長,這學校就我自己一個教職工,山上沒老虎,猴子是大王啊”
這個彎拐的沒有技術含量,可對于這時代來說是個大彎,眾人反應過來紛紛大笑,都說他真會開玩笑。
王憶也笑,滿心的感嘆真是個淳樸簡單的年代啊
不過他堅定的拒絕了秀芳給的廚房八件套“送出去的禮物潑出去的水,你要讓我一個男人說話不算數么”
秀芳還要推讓,王向紅習慣性揮手說道“秀芳你收下吧,這是王老師一片心意,這樣,咱把家里的床再給王老師送來。”
“還有王老師這間房的門窗也得修修,玻璃不好補,咱村里沒有玻璃票了,先把門窗裂縫補補吧”王東喜說。
王憶詫異“這都1982年了,買玻璃還用票嗎”
王東喜說道“好像沒票也能買,但有票的優先,沒票的還得多花錢吧”
秀芳說道“先不用管玻璃,我們家里恰好有一些老魚膠,我給王老師都拿來吧,魚膠混上木屑最能修補門窗了。”
你一言我一語,先把教師宿舍的框架給安排的明明白白。
王憶用不著怎么費心思。
他逐漸理解了王向紅堅持過大集體心思的心思。
像王家村這種在一個封閉海島的集體,只要不分家那大家伙心就在一處,有什么事大家一起上心。
同樣,事情得辯證的看,有些事就是大家都不上心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