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給張有信下餌了。
但只要提到酒,那即使餌咸鉤直也能釣到張有信。
王憶的話躁動了他的心,他趕緊揮手:“對,干工作不能毛毛躁躁、不能只爭朝夕,走,我去給你鑒定一下這些酒的質量。”
十二瓶二鍋頭已經被擺出來了。
其實已經有一瓶牛欄山被擺在桌子上了,剛才搬東西的時候王憶想著用這瓶酒來吸引張有信的目光。
結果王向紅講究,領頭把箱子放在了聽濤居門外,這樣張有信也沒有進入聽濤居,導致他沒能看到牛欄山。
三牛的瓶子不花里胡哨,可是在82年它是最靚的仔,張有信進門后一眼就看見了它的身影:
“呵,這瓶子真夠雅致的!”
他拿起桌子上的淡青色陶瓷瓶把玩,說道:“是牛欄山呀?牛欄山是52年建廠的二鍋頭酒廠,這是二鍋頭,清香型的好酒。”
王憶一怔:“它是清香型的酒?”
按照他的吩咐,邱大年應該給他買濃香型的酒才對,看邱大年這幾天辦事那個利索勁,不應該買錯酒型。
張有信說:“對,二鍋頭是清香型的,79年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給定的香型,這我不會記錯,也是那次評酒會上確定了咱們白酒有濃香、清香、醬香、米香四大香型。”
他并沒有在意這酒不是江南地區慣常的濃香型,還在興致勃勃的品鑒:“這做工真漂亮,壇子不大,不到一斤裝吧?做的真是小巧可愛又精美,這得是藝術品了,太漂亮了。”
“對了王老師,你在首都念過書,那你知道二鍋頭名字的來源嗎?”
王憶說道:“我不喝酒,所以不了解。”
張有信說道:“二鍋頭這酒也是名酒,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古代京師釀酒師蒸酒時有講究,他們把蒸出來的第一鍋酒叫酒頭,第三鍋叫酒尾,這兩鍋都不要,哎,掐頭去尾取中段,這叫‘唯取第二鍋之貴釀’,所以叫二鍋頭!”
王憶配合的驚嘆:“還有這講究呢,你懂的真不少。”
這話挺真心實意的,因為他確實不了解二鍋頭名字的來源,他還感覺二鍋頭名字很土,沒想到還挺有說法。
這瓶酒的蓋子已經擰開過了。
張有信試了試便打開了蓋子,他湊上去聞了聞,忽然發出一聲疑惑的‘嗯’。
王憶問:“怎么了?”
張有信不回答,順手拿了個杯子倒了一點進去品了品,驚奇的說:“這是濃香酒吧?”
“味道上不是清香型啊,跟咱這邊喝慣了的濃香酒是差不多的口味,這我品不錯的,可牛欄山還出濃香酒了?”
王憶怎么知道它們怎么還出濃香酒了?
這時候他只能想辦法找補,說道:“這個濃香酒的喜好人群比清香酒更多,是吧?你看五糧液和瀘州老窖都是濃香酒,所以會不會是牛欄山準備進軍濃香酒市場呢?畢竟現在改革開放了,酒廠都要追求效益嘛。”
張有信贊同的點點頭,他又倒了半杯酒抿了抿,然后嘿嘿笑。
顯然他對這酒的品質很滿意。
王憶繼續說道:“而且我同學當時也給我說了,這酒現在市場上買不到,得在牛欄山內部找很硬的關系才能拿到,這是他們剛出的高端酒、內供酒。”
他拿起瓶子環繞一圈:“你看,除了牛欄山三個字印在了瓶子上,此外什么字都沒有,標簽紙都沒有!”
這酒的包裝好就好在標簽紙和信息都在外面盒子上,拆掉盒子直接就是酒瓶。
張有信連連點頭:“是,這酒相當高端、相當高端。”
他接回瓶子轉悠著看,滿臉喜愛之情。
見此王憶就有譜了,他沒有用什么套路,直接領著張有信進他的臥室。
還有十一瓶酒并排擺放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