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似乎明白了什么,迅速脫下了自己的衣裳,喃喃道「二哥我的衣裳大,能蓋的住」
他小心翼翼的將衣裳披在了二哥的身上,而梁王所帶來的近侍們,面面相覷,隨即也紛紛開始脫下衣裳,劉長并沒有勸阻他們,看著他們將衣裳整齊的擺放在殿內。
兄弟幾人離開了這里,冒著風雪,朝著皇宮行駛而去。
而發生在這里的事情,卻還是傳了出去,當天晚上,燕王劉濞和城門校尉呂產來到了這里,脫下衣裳,穿著褻衣離去,隨即,太子劉安,城陽王劉章,代王劉勃,夏王劉賜,北地王劉良,陵邑府張偃,食貨府賈誼,平倭將軍樊伉等人,紛紛來到這里,再往后,大臣們也開始朝著這里出發,有北軍將士前來,甚至,有太學生也聞風而來一時間,殿內都被衣裳所遮蓋住了,他們將大行皇帝包裹的嚴嚴實實的,讓他不再挨凍。
兄弟三人坐在殿內,嘴里不斷的呼出白。
劉如意打起了精神,露出了一個略微凄慘的笑容,「長弟,恢弟二哥他正在跟著大哥和阿父他們在一起不必太過悲傷」劉長和劉恢渾身一顫,因為只有劉盈才喜歡將他們稱為長弟,恢弟而劉如意還在繼續勸慰著,「二哥他立下了這般成就,天下人都很懷念他,縱然見到阿父,阿父也不能再訓斥他,如今大漢格外強盛,這都是二哥的功勞啊若非二哥,怎么會有如今的局面呢二哥在那邊,就不必再被那些太醫們糾纏,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酒就喝酒」
「你們不能讓他擔心,他最希望的還是看到你們開開心心的,而不是如今這般模樣。」「知道了嗎
劉如意問道。
劉長點點頭,「知道了,三哥。」
老大和老二相繼離世,老三如意不知不覺已經成為了諸王里的老大哥。
他說出這番話來,就是想要繼承二哥的溫情,他要讓弟弟們振作起來,就像當初的二哥那樣,長兄為父,要照顧好這些弟弟們,讓他們能更好的活著。
「恢弟,眾人到齊之前,你莫要閑著去北軍那邊操練吧。
劉如意看向了劉長,嚴肅的說道「我實在是擔心恢的情況,二哥還在的時候,就多次勸他少吃多動,我已經失去了哥哥,不想再失去弟弟,你安排一下,讓他好好鍛煉一下」劉恢不敢反駁,急忙答應。
「還有你,長你好酒的性格也該收斂些了,這一年的時日,我要你為二哥守孝,滴酒不沾。」
劉長略微遲疑,還是點點頭。
看到弟弟們都聽話劉如意又呆愣了一會,然后自言自語的說道「我一定會照顧好你們的」
「三哥那我先去辦正事了你可以去拜見一下二嫂」
劉如意點點頭。
劉長從殿內離開,長嘆了一聲,呂祿站在不遠處,詢問道「他們的情況都還好嗎」「還好明明他才是最需要照顧的那一劉長搖著頭,領著呂祿離開了這里。郡守們倒是不必都去皇陵,只需要在皇宮里祭拜就好,因為祖廟是在皇宮的,而劉盈當然是要進廟的,劉盈能進廟,還是因為禪讓的原因,劉長如今的成就,都能算在他的身上,畢竟沒有他禪讓,大漢就不可能有今日的發展而劉盈進了廟,又確定了廟號,正式為高宗,有群臣認為,不能以高宗,高字與太祖高皇帝的謚號有了沖突,需要避諱,而劉長卻強行下令,并且有意削弱避諱,認為不必為尊者諱。
劉長是不喜歡避諱的,主要是他讀書的時候,因為避諱的原因,一些內容是改來改去的,連封邦都不能說,要說封建,這讓劉長非常不喜,本來就看不懂,還弄這么多的避諱搞這些
虛頭八腦的東西做什么呢
最終,劉盈的謚號也商定下,是采用了大儒毛亨的提議,為大漢孝仁皇帝。
其實這個仁字不是最好的謚號,每個謚號都帶點含義,而仁字是代表著這個人很良善,對待他人很好,就是沒什么貢獻拿不出
政績,只能說他為人很好,這在美謚里也很常
見,例如武字,說這個人很有成就,可就是文治不足,治國不是很好,政策不善最好的還是文字,基本上沒有其他暗喻了,成就極大方方面面都沾點邊挑不出什么過錯,就是文了。
劉盈也就正式成為了大漢高宗孝仁皇帝,群臣提議,大漢以孝治天下,往后天子之謚,當以孝先。
這就成為了后來的一個慣例,大漢的皇帝謚號都固定帶上了一個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