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歐洲人還很保守,沒有人沒事就跑到海灘上去曬果體。因此,海灘上就算長滿牡蠣,也是沒人去清理的。因為,沒那需求
但是,馬林看著心疼啊“海中牛奶”啊高營養啊
不過,作為一名腦洞無窮大的穿越者,馬林很快就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辦蠔油加工場
李錦記蠔油,在馬林穿越前可是很有名的的。很多粵菜,都要用到蠔油作為重要的調料的。
上輩子馬林就很喜歡吃粵菜,比如其中的蠔油牛肉、蠔油雞翅兩種,想起來都讓馬林口水直流。據一位廣東的朋友說,星爺的紅燒雞翅,貌似就是蠔油雞翅的,吃起來很過癮若是一邊吃著美味的蠔油雞翅,一邊唱著“紅燒雞翅,我喜歡吃”想想都很歡樂
不過,相比于蠔油雞翅,馬林其實更喜歡蠔油雞腿。因為,雞腿啃起來才更有感覺啊。雞翅畢竟沒幾兩肉,啃兩三下就沒了。要是弄幾個大雞腿,涂滿蠔油,色香味俱全好吧,馬林抹了抹口水
蠔油這玩意,說起來也很奇葩,原來是李錦記的老祖爺李錦裳某天在煮牡蠣湯的時候,突然有事外出,忘了熄滅灶膛的火。回來后發現,水煮干了,但鍋底卻出現了一種香郁撲鼻,同時鮮美無比的濃稠汁。就這樣,李錦裳偶然間,發現了廣東菜非常重要的調味品蠔油。
蠔油不是味精,卻有一定的提鮮的功能。雖然無法取代味精,但也是很不錯的調味品了。很多粵菜里,蠔油直接就取代味精的作用了。
當然,那是現代,在味精、雞精泛濫的情況下,成本本來就比較高的蠔油,自然沒啥競爭力。
但現在是什么時代16世紀初啊味精還沒影呢
整個世界,都沒有鮮味的佐料。想要鮮味,只有吃海鮮,煮雞湯,或者華夏特產的香菇
如果不是特定的菜,是無法獲得鮮味的。但如果,馬林搞出蠔油來,向全歐洲推廣,作為加鮮味的調料,肯定大有可為啊
要知道,現在整個歐洲,除了自己的宮廷已經開始推廣華夏菜之外,其他國家,都還在吃著中世紀黑暗料理,拿著胡椒粉蘸面包和烤肉呢
蠔油的推出,必將成為一股清泉,成為歐洲這片美食荒漠里亮眼的存在
其實想想也好笑,都21世紀了,丹麥還被幾個生蠔給難住。找華夏的吃貨也不現實。因為,太遠了啊
我華夏的吃貨,總不會為了幾個生蠔,花一萬多買機票特地過去吃吧華夏又不是沒生蠔。花兩三萬的機票,可以在本國吃生蠔吃撐死了
即使出口,也不那么劃算。因為,丹麥到華夏,運費高昂,把生蠔出口過來,未必有啥利潤了。
所以,還不如找李錦記,在當地辦一個蠔油生產廠呢,把成千上萬的生蠔剝了殼,丟進大鍋里一鍋煮了,煮出的蠔油,包裝好咳咳賣給誰呢
哦,海外華人貌似廣東人比較多,習慣吃粵菜,就放在歐洲的華人超市賣給他們吧。歐洲本地產的,還省了從廣東到歐洲的運費呢,價格上還能有點優勢
然后,當局可以鼓勵華人在丹麥各條大街上,架起烤架,翻轉著烤雞翅、雞腿,抹上蠔油,再用電風扇把香味直朝大街上吹,吸引丹麥佬來消費再找星爺去跳一段紅燒雞翅助興星爺身價高,山寨星爺也成啊
“嗯,真是個好點子,丹麥政府應當給我頒個大獎嗯,諾貝爾腦洞獎”馬林滿意地說道。
可惜,現在是1503年,2017年的丹麥,就算想給自己發獎勵,自己也收不到也許考慮讓他們燒紙錢給自己啊呸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