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如此呢因為馬林看上了伍爾夫埃斯布蘭德這個人
當然,馬林不是看上了伍爾夫埃斯布蘭德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大叔的身體,而是看上了他的能力和智慧。
能在死板教條的歐洲中世紀末期,使用出“水淹七軍”這樣的計策,伍爾夫埃斯布蘭德絕對是歐洲軍事上的天才。
要知道,現在的歐洲,可還沒有和東方人接觸過,自然是不知道什么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的。伍爾夫埃斯布蘭德能搞出水淹丹麥大軍的計策,完全靠自己的智慧。而且,此人還不死板教條。
馬林培養了施瓦茨很久,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施瓦茨雖然聰明,也愛學習。但是,大約是因為出身騎士家族的原因,思想里總有一些教條和準則。打起仗來,施瓦茨和人正面硬撼是沒問題的。但是,卻難以學會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這一點,完全是因為受到了騎士的教條主義思想影響,很難改變。
而伍爾夫埃斯布蘭德則不同,此人完全出身于平民家庭,從一名普通的民兵小隊長做起,沒有貴族身上的教條思想,思想靈活,屬于和馬林一樣的“實用主義者”。只要對自己有利,山川河岳,都能成為其打擊敵人的助力。
所以,馬林對于伍爾夫埃斯布蘭德是非常欣賞的。盡管對方已經四十多歲了,但在馬林看來,其天分,比施瓦茨都要好。如果自己再教導其一段時間,必然能培養出一位名將出來。
因此,在包圍了海德城后,馬林并沒有下令進攻,而是派弗里斯蘭人出身的士兵,不住地朝城里喊話,勸說迪特馬爾申人投降。
若是伍爾夫埃斯布蘭德愿意投降,馬林并不介意許一個高級官職。甚至,馬林還打算在未來,讓伍爾夫埃斯布蘭德成為石勒蘇益格公國的駐軍將領,負責防備丹麥的進攻。
畢竟,丹麥人丟了石勒蘇益格公國和荷爾斯泰因公國后,肯定不會甘心。荷爾斯泰因公國因為在南邊,丹麥人難以接觸,需要先攻下石勒蘇益格公國,才能抵達南邊。
因此,在未來,石勒蘇益格公國注定不會太平。馬林也需要一位厲害的將領,鎮守當地,對抗丹麥的反攻。
但現在,馬林手下無比缺少大將。施瓦茨和施塔德等人,雖然有能力完成鎮守石勒蘇益格公國的任務。但是,他們還有其他任務。比如,在未來,馬林還要圖謀西弗里斯蘭,要用到他們。因此,馬林手里非常缺乏高級軍官。而那些個出身騎士家族的流浪騎士,多半只能擔任中下層官員。有能力指揮幾千上萬軍隊的,馬林手下都找不出幾個來。
正是因為如此,在看到伍爾夫埃斯布蘭德這么一個天賦極高的軍事指揮官后,馬林忽然動了愛才之心,打算和平招攬。所以,他才下令軍隊,只包圍海德城,而不進行攻擊,就是希望通過勸降,讓伍爾夫埃斯布蘭德這樣的軍事天才,歸于自己的名下,幫自己開疆拓土或者鎮守一方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