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一旦特塞爾島煮鹽中心不需要他們煤球了,也會影響到霍夫曼莊園煤礦的生產。那些個以挖煤和搖煤球為生的農奴工們,生活也會受到影響的
馬林想了想后,決定把霍夫曼莊園煤礦的一百多礦工、搖煤球的工人,全部前往布雷頓角島的北悉尼煤礦,在那兒重新挖煤,并供應新的煮鹽中心。
說起來,此時霍夫曼莊園煤礦里,那些個搖煤球的農奴工干的搖煤球,其實在此時的歐洲,也算是超時代的“先進技術”了
是的,你沒看錯,搖煤球在這個時代的歐洲,的確可以算是先進技術。因為,歐洲這個年代,雖然也開始應用煤炭了,但還是停留在煤塊使用的階段。至于煤粉,大多是拋棄,或者,在燃燒煤塊時,撒一點助燃。
究其原因,是煤粉之間,沒有空隙容納空氣。而煤炭燃燒,是需要空氣的。因此,煤塊之間,因為空隙大,更容易燃燒。而煤粉,則不大容易燃燒
所以,此時的歐洲,是主要應用煤塊,丟掉大部分煤粉,非常浪費
但此時的華夏,已經出現了搖煤球的技術,把粉末狀的煤粉,添加少量的黃泥和水,然后搖成圓球狀,再曬干,就成了煤球
煤球堆在一起燒的時候,球和球之間,空隙自然大,空氣足夠,自然燒得比較好,比煤塊都要優秀。因此,搖煤球技術,雖然不起眼,卻也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發明。
華夏人應用煤炭比較早,而且華夏煤炭分布也比較廣,對煤炭的研究自然領先于歐洲。在早期,華夏人先是把煤粉弄成煤餅,仿造煤塊的樣子。但是,后來,他們發現,把煤粉搓成球形,貌似燃燒效果更好然后,煤球就出現了,直到21世紀,都還在應用著
當然,20世紀30年代,更加高級的蜂窩煤興起,取代了煤球的大部分市場份額,成為到了21世紀都很流行的存在。
只是,蜂窩煤也有局限性。那就是,蜂窩煤雖然好用,但只適合家庭燒水做飯。要燒大爐子,還得靠煤塊和煤球當然,若是有鼓風機,也是可以直接燒煤粉的煤粉被鼓風機吹飄起來的時候,燃燒效果比煤塊和煤球強多了
所以,馬林這會兒才意識到,霍夫曼莊園煤礦的臟兮兮的搖煤球技術,居然是歐洲最先進的煤炭應用技術
好在霍夫曼莊園的搖煤球工人,都是簽了死契的農奴,輕易不得離開霍夫曼莊園的煤礦。否則,這項“先進技術”,早就被魯爾區其他煤礦得知了。
要是掌握了這種“先進技術”,那么,魯爾區的其他煤礦,還不得利潤直接翻一番啊因為,超過半數的煤粉,終于有用武之地了
當然,馬林是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的。在下令建立布雷頓角島造紙廠的同時,馬林也在征得老霍夫曼的同意后,下令霍夫曼莊園的煤礦工人和搖煤球的工人,全部乘船,拖家帶口,前往布雷頓角島生活和工作
目前,霍夫曼莊園的煤礦,是施瓦茨的父親昆尼朗格負責管理的。自從馬林奪下東弗里斯蘭伯國后,霍夫曼家族成員就離開了霍夫曼莊園,全部搬去東弗里斯蘭伯國了。留守霍夫曼莊園的,只剩下了看大門的老昆西和負責煤礦的昆尼朗格兩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