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弗里斯蘭地區,薩克森的大軍和擁有格德司公國援軍幫助的弗里斯蘭抵抗軍,相互混戰了兩年多。
總的來說,是薩克森軍隊占據優勢。薩克森軍隊不但控制了漢薩城市格羅寧根和附近地區,對于西弗里斯蘭西部地區,也控制了一小半,并已經兵臨城下,經常圍攻呂伐登。
只不過,呂伐登城墻堅固,加上守軍數量高達8千人,使得薩克森軍隊也討不了好。最后,兩家大戰,變成了依托呂伐登城的對峙。
甚至,為了防守,西弗里斯蘭抵抗軍還組織百姓,趁著間歇的停戰期,在呂伐登城南和城北,各自挖了河道,阻礙薩克森軍隊繞過呂伐登城向西進攻。
所以,現在呂伐登和南北邊的河道,就成了薩克森公隊和西弗里斯蘭抵抗軍的“楚河漢界”。以東的大部分地區,屬于薩克森軍隊的控制區;而以西的沿海少部分地區,則是西弗里斯蘭抵抗軍的控制區。
長期以來,兩方軍隊雖有試探性的接觸,但也相安無事,直到
情況是這樣的,馬林帶領兩萬大軍匯合呂貝克和漢堡的1萬大軍,橫掃奧爾登堡伯國和丹麥的時候,發明了一種很厲害的攻城辦法那就是,用火炮先轟破橡木城門,打出一個破洞。然后,把火藥桶塞進破洞里埋好,炸塌城門
這個猥瑣而又實用的戰術,丹麥人直到戰爭快結束了,才領悟出了實用大鐵門的防御辦法。但是,已經太遲了
不過,這場戰爭主要發生在丹麥,其他地區,對于其中細節,并不是很清楚。但是,這并不包括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三世。畢竟,他是丹麥國王漢斯的小舅子
于是乎,反正通過這場戰爭熟知這種猥瑣破城戰術的諸侯,紛紛都給自家城市的城門,換上了鐵門。最不濟,也要給橡木城門蒙上鐵板,防止被敵人的鐵球炮彈砸出破洞
巧得很,薩克森公爵喬治,在派大軍和西弗里斯蘭抵抗軍對峙的同時,也經常回國處理政務。沒事的時候,還去薩克森選帝侯國首都維騰堡去做客。
喬治現在已經不是當年的二筆青年了,即位后的種種不順,讓他意識到自己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叼。于是,他開始放下面子,開始去討好自己的堂兄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三世。
腓特烈三世雖然很不滿喬治當初看不起自己,但是,畢竟都是一家人。而且,薩克森公國的國力,并不比薩克森選帝侯國差多少。要不是之前薩克森公國在東弗里斯蘭吃了一個驚天的敗仗,它的國力,完全不在薩克森選帝侯國之下的。
而且,腓特烈三世雖然在阿爾布雷西特公爵死后成了薩克森系貴族的新領袖,但還是有少部分薩克森系的貴族,繼續追隨喬治公爵的。所以,腓特烈三世,也愿意拉攏堂弟喬治,為自己所用。
7月份的某天,喬治再次去維騰堡做客,但卻看到維騰堡正在更換城門,非常熱鬧。更讓喬治吃驚的是,更換后的城門,竟然是純鐵鑄造的大鐵門。喬治不解,向堂兄腓特烈三世求教,于是,腓特烈三世就把丹麥戰場上的事情和喬治說了
原本,喬治公爵就當個笑話來聽了。但是,回到德累斯頓,喬治公爵把這個笑話講給手下聽后,一個叫胡斯的將軍卻上心了。于是,他向喬治建議道
“公爵大人,既然馬林那廝這個戰法這好用,我們為什么也不學一學呢”
“你的意思是”喬治有點疑惑。
“我們薩克森火炮也不少啊,雖然沒有馬林那廝的火炮口徑大。但是,上百門火炮一起發威,瞄準了打的話,在呂伐登城門上弄個破洞應該沒問題吧”
“的確如此”喬治似乎明白了,但還差了點。畢竟,他智商不高。要是換做堂兄腓特烈三世,早就明白了
“然后,我們再派人背著火藥桶埋進破洞里,不就炸開呂伐登的城門了然后,大軍一擁而入”
都說這么直白了,喬治也算明白過來了。他興奮地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