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的大軍登陸過程非常順利,為了幫助愛德華的八千大軍登陸,法王路易十二和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不但調集了國內的艦隊幫忙,還調集了大量的漁船過來幫助運人。
愛德華的軍隊是在威克洛城南邊約21公里外的海濱小鎮阿克洛登陸的,這里的守軍只有幾十人,愛德華的軍隊直接一個偷襲,就輕松控制了阿克洛小鎮。然后,大軍依靠阿克洛漁港的碼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登陸。
因為長橋碼頭數量不足,很多載人的海船需要等待。于是,作為北海商會的代表,化名為丹麥人喬納森的爆破隊副隊長薩希,建議征用阿克洛漁港的小漁船,讓漁民們劃著小漁船、小漁舟去海里的大船邊上去接人,然后再返回陸地。
小漁船的停靠非常方便,也不容易擱淺。即使擱淺了,幾個人一抬,也就離開淺灘了。所以,小漁船是可以很方便地靠岸登陸的,對碼頭要求很低。
薩希當初是參加過從特塞爾島進攻東弗里斯蘭的那場戰斗的,當初的大軍,很多都是涉水登陸的,用小漁船靠近海灘后,士兵們直接涉水登岸。
所以,薩希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得到了愛德華伯爵的支持。畢竟,阿克洛只有兩條長橋碼頭,而且每個碼頭一次只能停靠一兩艘大船。八千人就靠兩個碼頭登陸,速度太慢了。
動用了附近居民的小漁船后,登陸的速度果然加快了。雖然在海灘上涉水登陸會讓鞋子和褲腳完全濕掉,很是難受。但是,愛德華伯爵命人在海邊架起了火堆。那些涉水登陸的士兵,可以直接圍著火堆烘干鞋子和褲子,倒也方便。
就這樣,原先可能要兩三天才能登陸完的八千軍隊,半天就登陸完了,還把輜重和火炮也搬了上來。
對于愛德華伯爵軍中忽然出現的20門青銅炮,愛德華軍中的法國人是很疑惑的。這些火炮的樣式,和法國火炮差不多。但是,那些個奉法王之命前來幫助愛德華伯爵的法國的軍官們,卻沒有聽說過國內支援愛德華伯爵火炮的事情。
不過,路易十二做事也大氣。雖然路易十二也不清楚是誰幫愛德華伯爵鑄造的火炮,但是,他還是給愛德華伯爵了很多火藥和鐵球炮彈。
作為歐洲著名的火炮大國,法國人的硝石也是不缺的。因為,法國人早就開始大規模從糞坑邊上收集土硝了。甚至,因為怕愛德華伯爵手下沒有合格的炮兵,路易十二還派了100名優秀的炮兵過來,幫忙使用火炮,免得愛德華伯爵手下沒有合格的炮兵而浪費炮彈。
大軍在阿克洛小鎮休息了兩天后,才重新集合,踏上了北上之路。
阿克洛離威克洛城只有21公里多點,愛德華伯爵的大軍行軍速度雖然慢,但一大早出發,中午時分還是抵達了威克洛城,并把威克洛城包圍了起來。
麥克默羅王朝的君主uircheartach依然自稱倫斯特國王大吃一驚,立即調集軍隊抵抗。但是,因為愛德華伯爵登陸時沒有放跑信使去威克洛報信。因此,威克洛城根本沒時間去動員全國的兵馬協助守城。所以,此時威克洛城里,只有2000守軍。若是全國動員一下,也許能搞出四五千人出來。可是,愛德華的軍隊來得太快,且沒有走漏消息,自然打了uircheartach一個措手不及。
無奈之下,uircheartach國王只好指揮城中僅有的2000士兵負責守城。但讓uircheartach國王奇怪的是,包圍威克洛城的貌似來自芒斯特王國麥卡錫王朝的軍隊,竟然沒有帶攻城的梯子。只是,他們拖出了uircheartach國王沒見過的東西幸好,威克洛城有人有見識,認出那是火炮
在100名法國炮兵的操控下,20門12磅炮,對準了威克洛城的西門
uircheartach不明所以,在城頭上派大嗓門的呼喊,要求和芒斯特王國的后裔麥卡錫王朝的人談判,還說愛爾蘭人的共同敵人是英國佬,不應該自相殘殺
若是真正的麥卡錫王朝的人,可能就聽進去了。但是,愛德華伯爵本來就是假的麥卡錫王朝的人,只是打出了麥卡錫王朝的旗幟而已。而且,愛德華伯爵正是一個英國佬啊
所以,對于uircheartach國王的“勸說”,愛德華伯爵自然不會去理會,而是讓炮兵按照原計劃炮擊西城門
“轟轟轟”巨大的火炮聲響傳來,差點嚇得uircheartach國王掉下城墻。所有站在城頭上的愛爾蘭士兵也都嚇了一大跳,士氣也狂降。畢竟,人類對未知的東西是很恐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