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印度,馬林安排了共8艘船,都是200噸以上的船,每艘船大概能裝載120噸貨物左右。8艘船,總共能裝運960噸貨物。
馬林已經安排好了,除了那5萬磅額定的香料之外,馬林會盡量購買硝石,這次要購買600噸硝石。另外,要購買100噸銅和50噸錫。剩下的,則購買一些印度賤民奴隸,送到格林納達種地去。
還有就是,需要引進一批精通棉紡的印度工匠和婦女,以及一些棉紡機械。棉紡和毛紡畢竟是有區別的,印度人擅長紡織棉布,也懂得種植棉花。
正好,馬林打算種植陸地棉,干脆,就從印度弄點懂得種植棉花的農民,和懂得棉紡的婦女,以及懂得制造棉紡機械的工匠回來。
另外,船隊還需要派人去請示西班牙雙王,把自己和哥倫布交換古巴島領地的事宜,和西班牙雙王匯報下,順便,辦理下過戶手續,確定下自己對古巴島的統治權,以及,巴拿馬地峽的控制權。
只要確認了古巴島的控制權,馬林就打算開始在古巴島上開辟甘蔗種植園了。同時,也可以在古巴島上種植水稻和棉花,將其發展成為物產基地。
要知道,古巴島大部分都是平原,很適合種植業的發展。而且,島上的泰諾人阿拉瓦克人的一支比較友善,不像北美大陸上的印第安人那樣好斗。
馬林打算,采取拉攏和哄騙的方式,滲透古巴島,逐漸完成對古巴島的控制。然后,就在島上開辟種植園。
另外,古巴島東南部沿海山區的鎳礦,也是馬林覬覦的目標之一。只要有了鎳,那自己就可以搞白銅了。至于白銅干什么那還用問造“銀幣”唄
為了多運些人,馬林想了想,還是把船只總數從8艘增加到了10艘,免得貨物和人口不夠運。
至于淡水保存方法,自然還是大鍋蒸煮法。具體就是,先架起一口大鍋,把水燒沸騰了。然后,裝進橡木桶,再塞上木塞,糊上封泥。這樣,煮沸過的淡水,在密封的橡木桶里,可以保存幾個月都不壞。不像普通情況下,淡水放入桶里,七天就壞了。
另外,熱內亞那邊的檸檬果園,也送來了大量被切碎了的檸檬樹葉,讓水手們航海圖中泡熱水喝,避免得壞血病。
不過,哥倫布告訴馬林,之前和西班牙船隊一起航行,哥倫布船隊幾乎沒死幾個人的情況,引起了西班牙人的重視。這一次,再沒死幾個人的話,西班牙人肯定要追查原因了。
為此,馬林想出了一個很不錯的主意,既能把西班牙人糊弄過去,又能讓對方提高航海成本。這個辦法就是朗姆酒法
當然,這不是說告訴西班牙人要準備朗姆酒。朗姆酒還沒出現呢,不過,可以告訴西班牙人準備烈酒啊
在近現代淡水保險技術出現之前,歐洲大航海,長期依靠儲備足夠的烈性朗姆酒,來應對淡水變質的情況。
一般而言,大航海早期的航線,盡量靠近陸地。這樣,方便船只在儲備淡水變質的情況下,及時靠岸,找到淡水河,更換新鮮的淡水。
但是,有時候,很長時間內無法更換淡水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橫跨大西洋,起碼一兩個月不見陸地,肯定無法保證及時更換淡水。從非洲東海岸的馬林迪,橫跨阿拉伯海去印度,同樣長時間內無法見到陸地和及時更換淡水。而喝了變質的淡水,是很要命的。
后來,航海家們發現,帶著烈酒去航海,烈酒很不容易變質。于是,朗姆酒就成了水手和海盜們最喜歡和最實用的航海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