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夜姑是方若華的第一秘書,還兼任海龍衛宣傳隊的隊長,上要幫若華處理一應細務,下要關心兵士們的身心健康。
每日忙得恨不得一天當成兩天用,哪里來得力氣還去糾結什么兒女私情
如今關注方二娃,僅僅是盡職盡責,身為夫人的秘書,上次培訓時剛發下來一份材料,也必須要負責隨時關注領導家里的情況,為領導排憂解難,讓領導無后顧之憂。
“二公子的情況,徐先生心里有數,您不必擔心。”
方二娃并不是個特別聰明的人,讀書方面只能說很一般,不算愚笨,也不開竅。
一年前他考秀才名落孫山,而且書院的先生直言說他沒什么天分,繼續讀下去,大概也就是年紀大了了,縣令可憐,予他一個童生,運氣再好些,也許七老八十能得一秀才功名。
方父自覺老邁,時常擔憂兒子,思來想去,終是向方若華開口,希望能讓兒子去船島上讀書。
老父親這么一點要求,方若華當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只不過,方二娃似乎有一點抗拒,而且也不大么適應船島的教學。
方若華自己比較忙,間或聽夜姑她們說兩句二娃的情況,心下也不禁略有一點煩惱“如果他實在覺得別扭,就讓他進專門的儒學班,先適應適應,再看怎么安排。”
夜姑蹙眉,她私心里,有點覺得方二娃是個大麻煩。
只他這身份,自家夫人的親弟弟,就非常顯眼。
方二娃去年上了船島,就被安排到提高班讀書,在提高班上學的,都是自家夫人精挑細選之后,傾力培養的后備人才。
大部分是從掃盲班,初級班,高級班,一路讀下來,最后進入提高班,確定專攻方向,繼續自己的學業。
沒等畢業就被船島上各個部門瘋搶,借著實習的名頭,一邊學習一邊參與實踐。
學校里算是很努力地選拔學生了,卻還是不夠用。
方二娃卻和這一群打上船島烙印的學生不一樣,當時方若華也問過他對未來有什么考慮。
如果想進入船島,那他想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從軍,從政,還是從商
方二娃想也沒想,就選了從政。
但是想從政,在學習方面就更嚴苛,要了解的知識多且廣。
船島可不是以前的樣子,現在幾乎比南安城還要大三分之一,常住人口數萬人,要管理這么大的一塊地盤,人才永遠稀缺,但越是如此,方若華在管理者的選拔上,就越發小心謹慎。
方二娃給自己選了一條最難的路。
偏偏他這孩子,實在不怎么開竅。
為了他一個,那位提高班的徐老先生,怕也是焦頭爛額,疲憊得很。
方若華對這一切都是門清,笑了笑“徐先生也快六十了,按說應該早點退休,頤養天年,只信得過的先生不好找,恐怕還得再勞累他幾年。”
這些都是小煩惱,不算大事。
徐先生也是最早上島的難民,是船島的老人了,見多識廣,為人細心,他頭腦清楚,心里也有數,把方二娃交給他,出不了大亂子。
方若華正歪在椅子上偷閑,大門被很有節奏地敲了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