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情報網絡,絕對不是范文程一個人可以做到的。于是我很好奇地去問皇太極,他本還有幾分猶豫,最后還是告訴了我。
“你可知道我為何會在沈陽馬市里呆上三個月”
“原來你不是在等我。”
“若要知道明朝的消息,必須要召集生活在中原的人做影士,可要召集漢人,是難上加難的。于是我想到了流竄在中原各地的馬市,里面有許多的外邦人,他們居無定所,得到消息的途徑多,最適合做影士,召集他們也比召集漢人要容易得多。”
“我信了你的話,回去等你,等了三天三夜,你不覺得愧疚嗎”
皇太極嘆一口氣,“我承認,你剛進城時,因為之前對你撒下的謊言,和你父親的事情,對你心存愧疚。我無條件的答應幫你、遷就你、討好你是想讓你開心快樂,我想看你笑,我以為那只是愧疚但是后來我才發現,那不再是愧疚,從家宴上情不自禁地吻你時我就該意識到,我早已沉迷其中了。所以,我很清楚我愛的是你。”
我心里一陣甜蜜。正巧此時,屋外飛來一只信鴿,最近范文程來的信十分頻繁,看來是明朝有什么大的變故了。
皇太極熟練地抽出信來,展開宣紙細細讀著信上的文字。我沒有湊過去,只能瞧見他的眉頭越擰越緊。
他看后,將信紙收了起來,我瞧出些不對勁來,出聲問道“發生了什么事嗎”
他憂心忡忡地看了我一眼,難道信上所述之事與我有關不成
“李成梁被劾罷了。”
李成梁有關于我范箏箏身世之謎的李家
“之前他被彈劾罷免,神宗皇帝最后還不是將他給召回了遼東,還加封太傅,以閱視敘勞”從褚英那里,我了解了不少李成梁這幾年的情況。
皇太極皺著眉頭,食指敲著桌面,搖頭道“這次只怕他難再復官,年前憲斗來信,便說因他棄遼左六堡,徙六萬四千余戶居民于內地,致使明軍驅迫,死者狼藉,大受明朝朝野譴責。而此番巡按遼東之人,名叫熊廷弼,上奏稱他是罪可至死。”
我心中一陣感嘆,名震四海的鎮關名將,在歷史上與戚繼光并稱為“南戚北李”,鎮守遼東三十年的李成梁,最后的下場竟是被彈劾罷官就連那名留青史的抗倭將領戚繼光,一生立下功名無數,最后呢因為同僚排擠和神宗皇帝的猜忌,憤慨而死
相比起來,李成梁給自己選擇了一條很明智的路,他的結局,不至于落得那番慘淡。
“李成梁若是離開遼東,你的身世之謎就”
“我不想知道。”
知道又如何我是誰,是誰的孩子,是女真人還是漢人,這些對我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他,這就足夠
他聽到我的回答,松了一口氣,可臉上的擔憂之色卻未減絲毫。我在他身邊坐下來,“你還在擔心什么”
他一手撐著額頭,另一只手握著我的手,掌心貼合著掌心。
“熊廷弼只怕沒那么容易對付,眼下建州是整個遼東最大的釘子戶,以熊廷弼那個性剛負氣的性格,新官上任三把火,經略遼東,定會來個大洗牌。”
“怕什么,”我安慰他道,“李成梁坐鎮遼東那么多年,拉一個打一個,汗王不照樣將半個女真部落收入囊中了”
“那是李成梁,擱在熊廷弼身上,只怕不一樣了。”皇太極并不輕松地說。
沒隔幾日,范文程的信上帶來的消息,讓我不由得對熊廷弼此人有了新的看法。
信上寫,熊廷弼上疏備陳修邊筑堡、以守為戰的存遼大計,并實行軍屯。軍事上按照李成梁以夷攻夷的老路線走,并提出“實內固外”。他所提出的諸多部署,都透露著要守遼之意,矛頭直指建州。
李成梁在遼東呆了三十年,土生土長的北方人,不知真是老糊涂了,還是當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竟然讓熊廷弼這個南蠻子一封奏疏搶盡風頭。
熊廷弼這個遼東,會因為一個新上任的遼東總兵熊廷弼,有多大的改變他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只是我的預感告訴,歷史上的那一天,越來越近了
未來,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