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山,深山里
在一片平坦開闊的空地上,去年秋冬落下的葉子和枯枝都被樊曉蘭掃到了一邊。
先在空地上生一堆火,燒了一兩個小時后,就把火堆移開一些,在那邊被火堆燒過的空地上,搭著一個帳篷。
帳篷是一頂好帳篷,是戶外專用的,厚實耐用。
又在帳篷前起了一堆火,火上架起一口小鍋,每日里捉只雞或是殺只兔,直接燉湯喝。
果然,名不虛傳
原汁原味就是美
大清山,真是一座寶山
樊曉蘭已探查清楚,深山內,有八個野豬群,每個群大約有二十多頭老幼不一的野豬,她可不想趕盡殺絕,計劃每一個野豬群殺四五頭,野豬的繁殖率高,不出多少時日,又會添加不少。
吃過似神仙的一餐,樊曉蘭饜足地看著那一地骨頭,不敢耽擱時間,起身將所有的殘渣收了起來,在附近的一棵大樹底下挖了坑,將它們埋了起來。
因為食物的氣味容易吸引來別的食肉動物,她皮膚涂的藥丸也不是萬能的,還是小心為上。
在山上過夜,一旦吃完這些食物,就要及時將它們掩埋。
樊曉蘭還記得這些打獵的常識。
樊曉蘭在大青山深處呆了整整一個月才出來。
這一個月里
她一直住在那個帳篷內,那種避獸藥丸十分好用。
每晚都很安穩,半夜三更也沒有野獸過來挑戰,可以十分平靜的入定修煉,靈氣團已縮小了一半,可修為還沒有突破到煉氣二層。
不過應該快了。
白天里
樊曉蘭都會出去尋找野豬群,平均每日殺一頭兩三百斤左右的大野豬,殺完之后,不光光要快速的分解大野豬,還要快速處理濃郁的血腥味。
當在深山中呆滿整整一個月,準備出山時,儲物空間內已多了很多獵物
大野豬三十頭,野雞六十八只,野兔八十八頭。
可謂是收獲多多
樊曉蘭下山時走的路與上山時一樣。
都是在離青山村近千米處,又是放出精神力探查過。
見四下無人,她取出奶粉與精米,以及一斤菜油。
樊曉蘭快步入村。
進了村,直奔姜家老宅去。
可,老宅內只有三個不懂事的侄女在干著簡單的家務活。
樊曉蘭給大妹二妹分了奶糖,不必問,二妹這個快嘴不巴拉巴拉倒豆子般的說了。
原來愛國覺得老宅太小,騎小車也騎不開,就鬧著要回去新宅住。
幾回之后,姜老頭與姜大海一合計,便搬了過去。
如今姜家老家只住著姜大海一家五口,姜大海與顧冬梅夫婦,以及大妹二妹三妹。
聽二妹那歡快的語氣,大房這邊母女四個對與爺爺奶奶堂弟們分開住是十分贊成。
也對,從來沒有得了爺爺津貼的好處,那錢那細糧從來沒有入過他們的口,還時不時的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