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上衣服,卷起窗上厚厚的棉簾,刺眼的白光便透過玻璃晃到眼睛里。
這時候的玻璃窗肯定是半透明的磨砂狀。
大人便說一聲“哎,下雪了唉。”
小孩就跳著叫“下雪嘍,下雪嘍。”從被窩里急慌慌的鉆出來扯衣服。
穿好衣服洗把臉,大人小孩就都往外面奔,大人要出去看看有沒有被雪壓壞的東西,院子里道路上的雪要清掃,孩子們就是單純的要出去玩了,拍雪人,堆雪人,打雪杖,就只是在雪地上踩一串腳印都充滿著樂趣。
那時候下場雪幾十厘米厚是很正常的,有時候一場大雪近一米深,把樹壓折,把房子或是牛棚豬圈壓塌都是很正常的事。
2000年以后,雪就下的沒有這么厚了,氣溫也在每年提高,過了2010年,雪也下的少了,溫度更是只有零下十幾度,已經不像是東北的冬天了。
下大雪的早晨出門是個力氣活,雪會把門堵住,要使很大的力氣才能把門推開。
有時候雪太大了,要別人在外面幫忙把雪鏟了才能打開門,跳窗是不行的,冬天都要用厚塑料布從外面把整個窗密封起來。
左鄰右舍的大人們拿著木頭釘的推雪板或者平口鐵鍬,嘴里噴著濃重的白氣除雪,自家院子里,外面的道路,人少或者只有老人在家的鄰居家院子,豬圈雞舍的頂上。
三四十厘米厚的雪鏟起來很累人的,干一會,就會有人把棉襖脫下來往路邊圍墻或是欄子上一搭,整個上半身都冒著白煙。
總看到書上說掃雪,也看過電視里拿著大竹掃把掃雪的,但雪真的不能用掃的,根本掃不動。除非只下一點點,一兩厘米厚。
清出來的雪就堆在菜地里或是路邊低洼的地方,來年開春就化成水了,沒有必要花力氣運走。
東北的冬天天很短,早上要近七點鐘才會亮天,下午四點半就開始黑了,不過下了雪之后,天黑了也一樣什么都能看見,只是沒有白天那么清楚。
大雪一下,整個世界就變成了只有黑白兩色。
溝壕被填平了,河面被掩蓋起來,房子,墻頭,樹木,所有的一切都被壓在了厚厚的雪色下面。平面是白的,斜面和立面是黑的。
在雪地上走路人會很累,整個身體都要使力,不然就會摔倒。如果是新下的雪,還要把褲角扎起來,不然走幾步雪就進了鞋子里,褲管里,融化成冰水,走起來時只是濕漉漉的還沒什么,只要停下來站一會,有個十幾分鐘就能把整個腳和小腿凍成一塊冰坨失去知覺。
一旦腳失去知覺人走路就會摔跤,沒有了平衡感,嚴重的腳趾都會爛掉。
在那個時候因為大意鼻子耳朵腳趾凍掉的大有人在。
當然大部分不會有這么嚴重,不過,只要凍著了,等你進了屋稍暖一點,凍的部位就會迅速回溫,那種癢,叫癢到骨頭里的癢,癢中還夾著疼,越疼越癢,摸不得抓不得,那滋味,也就是天龍八部里天山童姥的生死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