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大伯那個電子廠也有意向內陸轉移,但是其生產的電子表、計時器和電動玩具更愿意轉移到深圳那邊。
畢竟靠香港更近,而且許多內陸無法提供電子元器件也可以就近采購。
不過這個意向不是不可以改變。
畢竟資本家是謀利的,比起南粵那邊,無論如何這邊的勞動力、土地價格還要便宜一大截,如果經開區能夠開出更好的土地、稅收政策,不排除能把這家企業吸引到這邊來。
當然也還需要一些感情上聯絡,畢竟雷霆大伯還是銀臺人,對家鄉還是有些感情。
當然在利益面前這不重要,可如果幾方面因素結合起來與南粵那邊相差無幾時,那么這層感情就顯得舉足輕重了。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漢川地處內陸腹地,正好位于西北、西南與中原地區的結合部。
漢川向西北是青、隴,向北是陜,向東北是豫省,向東是鄂省,向東南是湘省,向南則是巴蜀,可以說地處咽喉,通達八方。
目前像電子表這一類的電子產品在海外乃至南粵這些地方已經不是很時興了,但是在內陸地區卻仍然是個新鮮緊俏玩意兒。
轉移到南粵進行生產的話,主打海外市場,除非你能緊跟時代進行調整,或者加大投入進行設計開發,否則很難重演七八十年代那樣的風光了。
奧迪斯和時運達這樣在香港電子表行業中的翹楚都在面臨艱難轉型,更不用說像雷霆大伯那種名不見經傳的普通電子廠了。
事實上香港的電子產業在七八十年代也曾經紅火過一些年頭,但是隨著勞動力成本和地價的快速攀升,轉口貿易日益興盛,制造業成本越來越高,風險越來越大。
要么向內陸轉移,要么就直接關門解散,幾年光景這個產業就會迅速消失無蹤。
所以處于這個時代中,香港電子產業就像幾年以后的臺灣電子產業一樣,很快就會轉進大陸,只不過香港電子產業的規模和層次遠不及臺灣,所以很快就湮沒在大陸迅猛發展的制造業大潮中悄無聲息。
沙正陽也不知道雷霆大伯這家廠子在前世中最終結果如何,但是他覺得如果轉移到深圳,除非走時運達這樣的品牌之路,否則也是遲早關門的命,而進入內陸地區或許還能多堅持幾年。
所以沙正陽打算去和雷霆的大伯見一面,相信在飲水機這個項目上能夠達成一致,對方也不吝和自己在這個電子廠的去留上探討一番。
這只是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