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沙正陽一直很看重的一項工作。
在這個對外資和港臺投資都還相對陌生的內陸地區,如何吸引到外來投資一直是一道難題。
雖然有雷家在銀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投資引線在前,雷家也的確幫銀臺做了一些推介,但是效果現在還不明顯。
對于那些已經習慣于在珠三角和閩浙投資的港臺投資來說,無論是語言還是風俗習慣乃至氣候都更接近都使得他們對進入內陸地區投資并無多大意愿。
在很多港臺商人看來,進入一個在語言和法律乃至各種體制都完全格格不入的地方去投資是一個巨大的冒險。
他們不是霍家、包家那種在中國高層具有莫大影響力的豪門,哪怕是到了內陸地區也沒有人敢亂伸手。
在絕大多數以中小投資項目為主的港臺客商看來,他們寧肯少一些利潤而多一些保證,留在珠三角或者閩浙滬蘇這些地區。
要讓他們釋去擔心,需要耐心細致的工作,所以這一切都要從細微處著手。
利用那些在沿海地區打工的本地人來了解收集沿海地區各項產業的發展狀況,掌握投資企業主的實力、誠信情況,進而篩選出一些值得去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的目標,這就是現在開發區要做的一項重大工作。
那種滿天撒網的招商引資會在沙正陽看來效果不會好,泛泛而談的座談和考察,很難打動那些更多的出于一種觀光和抹不開面子來一行的港澳客商,只有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當盧雅一提出來這個想法時,沙正陽就有意識的進行延伸和優化完善,一直到現在的這個方案出爐。
這項工作很繁瑣而冗長,但卻不能不做。
在目前招商引資工作找不到更好的突破口時,就需要把這些基礎性的情況摸排收集工作做起來,為下一步的分析研判乃至于有針對性的展開招商引資打好基礎。
長三角、閩省、珠三角,這三個地區都是外來資本項目相對較為富集的區域,但如何從其中分一勺羹,需要精心策劃。
像這些地區現在也一樣在大力招商引資,一樣也在全力發展經濟,如果內陸地區要想去虎口奪食,或許在表面上這些地方黨委政府不會說什么,但是內里絕對不會支持,更談不上提供什么方便了。
誰愿意把投資項目往外推
這還不是二十多年后的時候,大家還可以根據自己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進行選擇性的招商引資,現在是能抓到一個就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