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有兩個事情你要知道一下。”林春鳴靠在椅背上有些疲憊的道:“一是中央已經正式給省里下了關于三線企業搬遷的相關文件,后續可能還會有一系列的文件,這項任務是政治任務,必須圓滿完美的完成,我的意思是你要來跟進這個事情。”
“啊”沙正陽吃了一驚,“我來跟進”
“嗯,我覺得你對三線企業搬遷的理解和其他人不太一樣,市里不少人對此都持消極態度,尤其是周鄰省市先行推動這項工作的企業軍轉民情況大多不太好,不少企業都陷入了困境,而一旦移交給市里,日后包袱都得要我們來背,大家都有疑慮和擔心。”
林春鳴以手扶額,“說實話,我也有些擔心,市里這幾家企業的情況都擺在那里,你覺得這些軍工企業軍轉民的前景會好么”
“如果單單指望著中央給政策和資金來扶持,那就是坐吃山空,我不看好。”沙正陽搖頭,“還是那句話,要轉變觀念,既然確定了軍轉民,那就要果斷大膽的去擁抱市場經濟,趁著中央還會有有幾年的扶持期,勇敢的去市場經濟大潮里搏擊一番,哪怕嗆兩口水,如果畏首畏尾坐等靠,政策飯吃完,那就只有等死。”
在這個問題上,沙正陽態度很明確,“對市里來說,這一樣是風險和機遇并存,風險就是大家擔心的那樣,但是也是一個機遇,七廠二所,得有三四萬職工吧,加上家屬子弟起碼超過十萬人,哪怕是分成幾年搬遷到市區,對于我們宛州的城市化進程也是一個極大的促進。”
“正陽,你還真把這個當機遇啊”林春鳴苦笑,“中央和省里政策,無論是在土地還是其他資源的配置上,對市里都很苛刻,甚至還要把所有的學校、醫院也就算是輔業這一塊全部交給市里,讓市里來接手,光這一塊,我聽士章和人事局、財政局粗略算了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我們財政根本吃不消。”
“林書記,萬事萬物都是在變化的,也別把這些企業都看成包袱,誠然它們情況不算好,但是這里邊的科技人才、科研人員以及技術工人都是一筆巨大的寶貴財富,光是那幾所技校,我覺得完全可以合并給宛州工專,向省里和中央要求升格為大學,比如漢東理工學院,……”
林春鳴眼睛一亮,這小子腦瓜子還真是靈,人家看到都是包袱,他卻能從中找到黃金。
“事實上我們宛州除了在工業基礎上略顯薄弱外,更大的弱點還是我們在科技教育上短板,除了宛州工專和漢東師范學院外,還有什么教育資源漢東衛校漢川商貿校這些學校只能算是最基礎的學校,要想讓宛州日后更強的競爭力,在教育和科研資源上的大投入和傾斜是非常有必要的,起碼這幾個廠的技校納入進來,能極大的充實和提升我們宛州的科技教育基礎。”
“說得好!”林春鳴贊許的語氣溢于言表,絲毫不掩飾,“可我們很多人就看不到。再說了,這是中央和省上交給宛州市委的政治任務,沒有條件可講,不去多琢磨如何做好這項工作,還在那里喋喋不休的埋怨和感慨,有多大意義”
沙正陽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林春鳴還是有些勢單力孤,在觀念上的落后保守使得大家都覺得林春鳴有些急于求成,所以下意識的都會想要擱一擱,放一放,看一看,多研究一下,時間就是這么拖下來的。
“林書記,怎么省委還沒有把人選定下來”沙正陽忍不住問了一句。
“定下來了,明天就過來。”林春鳴終于松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了一抹難得笑容,“沒準兒正陽你還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