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人大對改制拿出相關的指導性法規,哪怕是只是一個粗略的政策指導性法規,也有助于我們未來在推進類似的工作時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鐘廣標氣定神閑。
這是一記高招,把人大祭出來,既可以好好用好這張牌,同時也能起到一個監督作用,而事實上像指導性法規本身不可能有多么細致,只能拿出一些概略性的東西來,起不到多大指導作用,但有了這個東西,那意義就一樣了。
林春鳴和馮士章也立即領悟過來,都是面帶笑容,人大那幫人本來就一直叫嚷著沒有權力,沒有事兒干,正好給他們找點兒事情,指導性的政策法規,不是什么難事兒,日后也可以用來當擋箭牌。
孟子輝也是一怔之后反應了過來,忍不住也對鐘廣標的頭腦好用感到佩服。
不過他倒是對鐘廣標先前所說的那些更感興趣,如果能夠按照鐘廣標所說的那么來操作,這國企改制中間可能存在的風險的確可以降低到最小。
“這的確是一個好的思路,咱們宛州既然是國務院認定的較大的市,那么就應當把我們手中的權力用足。”馮士章也很滿意,有人大這張牌,未來市政府在操作時也要方便許多。
接下來又就改制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以及下一步應當首先啟動哪一個或者幾個企業的改制進行了探討,同時也對沙正陽在方案中提出的多種方案也進行了政策性的探討。
總而言之基本上是按照林春鳴和鐘廣標確定下來的方向落實下來,但這也只是一個概略性的東西,真正要到具體的推動,還得要靠內外兩方面來發力。
書記碰頭會終于散了,沙正陽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這種會議的冗長而糾結。
每一項工作都會有無數個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被提出來,而且你還不能說這有什么問題,每種可能性的確都存在,只不過有些小到可以忽略,而有些根本就應該理直氣壯的否決,但都得要說到,都得要記錄在冊,以顯示大家的盡職盡責。
這也沒什么錯,只是往往效率就是這么被消耗拖累下來了。
“感覺怎么樣”鐘廣標回到辦公室,坐下,坐了幾個小時,任誰都覺得有些乏了。
“中規中矩,就那么回事兒。”沙正陽口氣很大,“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就是一個態度,具體怎么做,還不得具體做事兒的來干。”
“喲,聽你這口氣,好像有些不滿意啊。”鐘廣標看了沙正陽一眼,“哪方面不滿意”
“實話實說,都不滿意。”沙正陽不客氣,“挑毛病的多,質疑的多,給鼓勵的少,出主意沒有,或許這就是書記碰頭會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