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上看,似乎是農業稅和水利費以及雙提款過高,但從本質上來說,則是農民找不到增收的路徑,缺乏增收的有效手段。”良久,沙正陽才接口道:“所以,對農民來說,開源仍然是最重要的,幫助他們找到致富增收的道路是當前各級黨委政府的當務之急。”
“說易行難啊。”
方東升卻沒有輕易附和沙正陽的話頭。
“除了大力發展工業吸納勞動力外,第三產業的發展實際上很大程度要依賴于第二產業的發展而發展,沒有強大的第二產業,除非有諸如旅游等特殊資源帶動,第三產業在我們真陽縣這樣的縣份要發展起來很不容易。”
沙正陽對方東升又高看了幾分。
對方不像有些人喜歡高談闊論,動輒談到第三產業發展如何如何,談到國外城市化進程中第三產業的作用,在沙正陽看來那都是不切實際。
西方國家經過百年工業化進程,人家城市化早已經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之上了,你現在連工業化基礎都還差得很遠,就妄談什么第三產業對城市化發展的推動作用,在沙正陽看來就是緣木求魚,不切實際。
尤其是像宛州這樣的內陸人口大市,你不把工業做起來,農村剩余勞動力入城怎么生存
他們靠什么為活
哪有那么多服務業崗位來滿足他們需求
“老方,你這個分管農業的卻對工業發展抱有很高的期望啊。”沙正陽看了對方一眼,“第三產業不行,那農業呢”
“農業農業的現狀就這樣,以前長期為工業積累做貢獻,現在隨著時代發展,農業地位也在發生變化,所占比例越來越小,但大家又都說無農不穩,所以啊,這也矛盾的悖論。”方東升輕哼了一聲。
“那你覺得該如何”沙正陽笑著道。
“抓工業發展仍然是不可動搖的首要任務,哪怕我分管農業也要這么說。”方東升搖搖頭,“但農業也不能忽視,可如何來做好農業這一塊呢我覺得還是開闊視野,多策并舉,多種經營原來提得多,但現在這種個戶發展顯得缺乏競爭力,風險抵御能力差,所以還是要因地制宜,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沙正陽微微點頭,方東升的頭腦很清晰,不跟風,不盲從,很難得。
兩人說著間就已經進了藿集鎮政府的院子里。
院子里還充斥著一股子濃烈的石灰水味道,院壩里的一些破損處看得出來剛用新的混凝土補上,還很新鮮,來來往往的人們都還在整理著擦拭著各自的新辦公室,大概都沒有料到縣領導會在這個時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