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長,舊營的情況你也知曉,蔬菜基地的確是一條好路子,但是這對農戶的素質要求也很高,如你所說要搞大棚種植,要種反季節蔬菜,這涉及到很高的技術要求和很大的資金投入,一般農戶恐怕很難做到。”
柳彥一到舊營就接上了這樣大一項任務,也是倍感壓力,但是她同樣也感覺到這對于自己是一個機會兼挑戰。
如果這樣一個宏大的項目能夠在自己任上做下來,并且做好,那么自己也足以在任何人面前揚眉吐氣,再無人能說自己缺乏基層工作經驗了。
但她也清楚這個項目沒那么簡單,這涉及到農戶所需要承擔的風險問題。
蔬菜種植要想成為農戶的致富增收門路,就不是尋常的那么一畝三分自留地來種蔬菜那么簡單了,那必須要規模化種植,而且反季蔬菜和大棚種植才是主流,這不但涉及到巨大投入,還和市場需求息息相關。
大棚價格不低,對于一般農戶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如果要想搞,要么通過親戚朋友湊錢集資,要么就只能貸款,這都涉及到風險問題。
這還沒有談技術指導和市場波動的風險。
所以柳彥才要把話說透。
“柳彥,我個人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舊營不僅僅成為一個簡單的蔬菜種植基地,而應該依托蔬菜種植產業的發展,是否可以考慮在舊營鎮附近建設一個蔬菜批發交易市場。”
沙正陽的想法顯然不是簡單的做一個樣板工程那么簡單,而是要利用這樣一個蔬菜基地的建設帶動廣大農戶來從中實現增收致富,這才是關鍵。
舊營鎮六萬多接近七萬人,基本上都是農業人口,沿著國道316逶迤接近9公里,這一線交通方便,土質肥沃,灌溉條件好,的確是發展蔬菜種植的好地方,問題是要搞蔬菜種植產業,不那么簡單,尤其是市場風險很大。
今年冬瓜價格好,或許明年就是苦瓜價格高,今年生姜漲勢兇猛,明年就可能是大蒜價格一飛沖天,缺乏對市場波動的捕捉能力,往往錢沒賺著就被市場大潮淹個半死。
但如果能夠在舊營建成一個大型蔬菜皮交易市場,那就不一樣了。
依托市場的發展,可以更靈敏的掌握各類蔬菜價格走向,也能有助于蔬菜種植戶在調整種植面積上靈活調頭。
同時做大一個蔬菜批發交易市場,能夠吸引更多的外來販運大戶來這里交易,對于提升舊營的蔬菜議價能力也有很大好處。
所以當沙正陽提出要考慮在舊營建設一個蔬菜批發交易市場時,柳彥也是大為心動,這一個項目如果能夠和蔬菜基地建設結合起來,那就太有價值了。
“沙縣長,縣里有建蔬菜批發交易市場的想法”柳彥盯著沙正陽。
“這還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但我覺得可以先請省商業廳和省農業廳來進行一個調研,舊營完全有建成一個大型蔬菜種植基地的條件,而且這里也有蔬菜種植的傳統,只是因為技術和傳統種植習慣的原因,沒有真正形成較大規模罷了,如果省里這個項目跑下來,我覺得依托這樣一個蔬菜種植基地,完全撐得起一家上規模的蔬菜批發交易市場,尤其是我們舊營的地理區位和交通條件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