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終于來了。
今年真陽在宛州全市各項考評指標中均名列前三,其中招商引資更是一躍躍居第二,僅次于在很多區縣看來不該列入排名的市經開區,畢竟市經開區并無其他社會事務,而只是單純以發展經濟為主。
同時真陽財政收入增速躍居全省第一,力壓東峽,因為就市經開區無單獨財政,而是直接劃到了市本級中,所以這個數據沒計入,這才有真陽財政收入增速冠軍。
固定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真陽也是全市冠軍,主要得益于縣經開區以及奶源基地和蔬菜大棚基地以及教育基礎設施上的投入,這幾塊支撐起了真陽縣在固定資產投資上的高增長。
綜合考評下來,真陽縣考評成績全市第二,超過了東峽,僅次于經開區,按照宛州市的規矩,前三名為一等獎,在年終獎方面可以拿第一檔次標準,這對于真陽全縣干部職工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幸福。
其實干部們的心思也很單純,各縣大家工資都差不多,差距就在于獎金上,在現在各種補貼津貼收入還不明顯的時候,這方面的差距就是干部收入的差距。
按照漢川和宛州這邊的情況,獎金要分為季度獎、單項獎和年度目標考核獎。
季度獎不多,全市基本上標準差不多,單項獎主要是針對全市全縣在省上某項單項工作獲得了省里的先進,那么省里會給一個政策,允許獲獎市縣根據各市縣財政現狀,發一筆單項獎,具體數額,根據工作重要程度和意義來定。
比如檔案管理獲獎,那么也許這個單項獎就只有人均50元,如果是林業方面獲獎,也許就是80,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獲獎或許就是120,如果是農業、水利這一類獲獎,興許就是150,如果是交通、財政這一類獲獎,興許就是240,最高的綜合性單項獎,甚至可以高達400元。
這樣累積下來,一年光是單項獎可能都高達兩三千,甚至高的年份可達三四千,而年終考綜合核獎基本上也和單項獎息息相關,因為你單項獎拿得越多,說明你今年各項工作肯定做的好,那么年終綜合考核自然就名列前茅,年終獎自然也拿得多。
今年真陽多項工作都在全市拿到了單項優秀,單項獎當然少不了,而年終考評下來又是名列前茅,所以集中在年前發放的單項獎數量超過了2000元。
如果加上12月之前發的單項獎,更是超過了3000元,再加上年終綜合考評一等獎獎金,光是春節前這一段時間,真陽全縣干部就拿到了三千多塊錢,比起去年獎金收入增長就超過了40%。
這中間固然有獎金標準的提升因素,但最主要還是在工作上取得了長足進展,使得縣里在市里多項工作都名列前茅,獲得單項獎的熟練很多,自然獎金數額也就水漲船高了。
唯一叫苦不迭的就是夏克儉和縣財政局了。
這筆開銷可不小,但是誰都知道這筆開銷不能少,全縣干部干了一年,就指望著這個錢過年,如果在有政策的情況下,你縣里都發布出來,那么恐怕就真的要激起公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