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夏侯通也要提出自己對真陽未來發展的思路想法,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體現一個縣委i書記價值意義的關鍵。
“夏侯書記,沙縣長來了。”秘書小范進來輕聲道。
“哦,請他進來。”夏侯通起身,點點頭。
沙正陽踏著沉穩的步伐走了進來,“夏侯書記。”
“正陽來了,坐,坐。”夏侯通示意小范去泡茶,看著沙正陽手中的厚厚一疊資料,忍不住笑道:“正陽啊,看樣子你是不會讓我清閑兩天啊,這是合金會那邊的資料”
“不,合金會的清理在有序推進,這是我縣鄉鎮企業情況的一個匯總資料,上次我不是和您談過了么目前鄉鎮企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瓶頸期,有些人甚至直接把鄉鎮企業叫做二國營,現在是既養成了國企的毛病,卻又沒有國企的資源和底蘊,更得不到像國企那樣的各種政策資源支持,所以就成了現在這幅德行,我覺得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沙正陽把資料遞給對方,一邊很平靜的介紹著。
“唔,鄉鎮企業的情況不僅僅是我們真陽,其他縣甚至其他市,乃至全國都是這樣,不過沿海地區那邊有什么動作呢”夏侯通一邊看資料,一邊問道。
沙正陽忍不住皺了皺眉,這是個不好的現象。
如果事事都要等到沿海地區都有了動作,我們再來學習和模仿,那時間早就過去,機遇也早就錯失了,而拖上兩年,這些原本還有一線希望通過改制而煥發新生的企業,又還有多少家能存活下來
“夏侯書記,沿海地區的企業發展和我們這邊還是有些區別的,像浙江事實上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已經逐漸轉向,私營經濟的發展速度明顯超過了集體經濟,而鄉鎮企業發展較好的蘇南地區,實際上不少也是帶著紅帽子的私營企業,現在的一個局面是大家都在等在看,但是時間卻不等人,很多企業已經經不起這樣耗下去,或許這一兩年間還會有無數家企業在泥潭中腐爛倒下,尸骸無存,……”
沙正陽有些慷慨激昂的語氣讓夏侯通一時間沒有說話。
實際上作為地稅局長,去年局里邊就對全市鄉鎮企業生存狀況做過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沙正陽的這番話并非危言聳聽,而是真實反映。
鄉鎮企業在經歷了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一個高速增長期后到了八十年代末略顯沉寂,然后在92年南巡之后再度昂揚而起,但是從95年開始,又開始進入了一個緩慢的墜落期。
而根據調查反映出來的情況和一些論據證明,鄉鎮企業的機制日益向國企靠近,完全喪失了八十年代那種活力,而從原材料到人才,從技術到政策支持,鄉鎮企業都沒法和國企比。
喪失了它最大的優勢——機制活力,尤其是在面對產權明晰,活力十足的私營企業競爭時,它明顯不是對手,只能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