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云落,元宵節就這樣在眾人的殷殷期盼中到來了。
許昀是溫知秋作家的忠實讀者,更是天都不亮就跑去報亭排隊買元宵節特刊。
雖然說大惠山男女通吃,可像他們這樣的男孩子肯定是要更喜歡,看的更熱血沸騰的。
在街上還要注意著形象強自按捺著穩重,可等到一回了家,許昀立馬連蹦帶跳的踢掉鞋子縮進了被窩。
許昀的母親看見了只能無奈的搖搖頭,好在許父上班去了,不然許昀這樣子肯定要挨訓。
沽市不像北方,冬天是沒有暖氣的,只能靠穿的多蓋的厚來保暖,雖然眼下快開春,可冬日寒涼的余韻卻還悠長,被窩里到底比椅子上暖和。
紅星雜志這么久可算是肯再出個新封面了。
許昀蓋著被子捧著書,最先入眼的就是封面上沉穩卻又狷狂的青年,八路軍裝不如中山黨軍裝華貴,穿在青年身上卻另有味道,不變的卻是一身的正氣和眼里的堅定。
誰說俊俏的男人只有女孩子大嬸阿姨才喜歡,軍人氣息撲面而來,一身剛正的人也很招男生崇拜的,尤其是那曾經滄桑的內斂和深邃,對他這種還在學校里沒見過世面的學生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許昀樂顛顛的抱著封面看了半晌。
要是他也能長這么俊就好了。
但封面再好看也比不上內容對他來的有吸引力,許昀迫不及待的翻開書,接著上次截止的情節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由于是元宵特刊,三章連更,足足有十幾頁之多。許昀一口氣看下來,只覺著酣暢淋漓,只一點不好,就是溫作家又把情節正正好截在了人的心窩窩上。
衛華接到任務去襲擊戰軍在衡陽的一個軍火庫,僅帶著十一個人的特戰小分隊犯險深入虎口,好不容易提著心看到這十二個人把定時炸彈都放好了,只差臨門一腳就能順利逃出戰軍遍布的衡陽軍火庫,誰知突然來了個多心的戰國軍官,對特戰小分隊用戰語提問。
慘了
許昀看的心都揪起來了。整個小分隊里只有衛華懂戰語,這下豈不是要露餡再想往后看,卻只能瞧見讀者們的評價。
許昀提著顆心上不上下不下憋的正難受,又翻回去重新把這三章讀了好幾遍,心里還是急得不行,想知道接下來到底小分隊有沒有被發現,如果被發現,他們究竟該如何在戰軍重重包圍、重兵把守的根據地里逃出生天。
翻來覆去看了半天,許昀終于迫不得已的接受了本期到此為止的現實,只好翻起了后面的讀者評價。
其中有一些還是挺有意思的,也有的正說到許昀心口上。當然了,還會有一些批判大惠山的言論,戚昀就憤憤的氣上一會兒。
等到整本書都翻遍了,許昀終于再沒了可看的。他小心的把這期的大惠山也裁了下來,跟之前的章節夾在了一處,又把封面也裁下來和之前的放好,百無聊賴的躺在床上放空思維,幻想著如果他是衛華,面對這樣的險境該怎么做。
想了半晌,不僅沒有把對大惠山后面情節的好奇壓下去,反而還漲的更高了。
冥想了一陣,許昀忽而坐起身來,抽出了寫字臺上被壓在最下面的一摞紙。
上面是他之前依照自己想象寫的大惠山續篇,在等待的日子里,許昀就是這樣度過的。
起初看著大惠山,許昀只覺著熱血沸騰,對衛華崇拜的五體投地,對他訓練出來的特戰小分隊更是神往不已,對大惠山獨立團的感情就復雜多了,先是不忿他們對待衛華的冷漠猜忌,可也為他們力殺侵略者而不惜赴死的大無畏而感動的流下一滴男兒淚,恨不得回到那個年代,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加入他們的隊伍一同奮勇殺敵。
但許昀到底從小被許父熏陶,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的異想天開,轉而對溫知秋作家佩服的不得了,在他心目中,溫作家的偉大已經是僅次于他父親的地位了。
于是許昀開始嘗試著自己動手,把想象中的故事情節向后延伸,落在紙上,等新一期出來了,再和之比較,看看溫作家的思維文筆到底勝在何處。
雖然許昀今年只是個初二的學生,但因著許父也是從事雜志報刊相關工作的,自小便耳濡目染,因此小小年紀便寫的一手好文章,雖然到底功力尚淺,可不時的新奇想法和靈光一閃也令許父點頭稱贊。
許昀坐在寫字臺前,回憶著剛剛腦海里一閃而過的想法,許久,睜開眼,在紙上落下大段文字。
等到日頭偏移,許昀看著寫字臺上厚厚一沓稿子,心里是說不出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