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又與他探討了一會兒行軍大炮改良的方向,就告辭了,臨走之時,湯若望將兩柄火銃就送給她,說“請公主殿下留著打獵的時候用。”
吳三桂重傷回到云南的消息雖然封鎖得嚴嚴實實,但是康熙已經知曉。既然吳三桂號稱是在云南養病,沒有來京見圣駕,怎么會在京城的途中遇刺呢,康熙自然裝作不知,一邊加緊了撤番應對的準備。
吳三桂一生錙銖必報,如今吃下了這么大一個虧,如何能不報仇他派出自己手下的高手,又讓將士帶兵一個一個剿滅云貴境內的各江湖幫派,并且向周邊輻射,無論那些人有沒有參與那個所謂的殺龜大會以及對他的刺殺,他都寧可絕殺也不放過。
吳三桂如此作為,更是激起了江湖人士的激烈不滿與反抗,說起平西王吳三桂,江湖人都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吳三桂野心很大,但是奈何自知已經年老,他一心想在云南裂土為王,將藩地傳及子孫。但是他又比任何人都知道,他的存在已經嚴重威脅到了這個國家,在京城走的這一遭,他也真切的認識到,少年皇帝早晚要削藩逃命途中受的那些傷,更是讓他意識到人生苦短,而且變幻莫測,說不定自己還能活多久。
于是吳三桂再也等不下去了,他的傷還沒完全養好,在沒有朝廷撤藩的壓力之下,竟然直接宣布起兵造反,誓師北上,平南王靖南王以及廣西紛紛響應。
一時間大清國的西南邊陲亂了起來,并且這種動亂向北擴散。
收到六百里加急吳三桂起兵造反的消息,朝堂上下極為震動,有很多大臣甚至明明收到了消息仍然不敢置信。
康熙冷笑道“看見了我就說吳三桂狼子野心,早晚是個禍害,可是偏偏有人覺得他是個忠臣,覺得他是忠臣的人真瞎了眼,不然就是被他送給你們的金銀珠寶所蒙蔽現在戰事已啟,朕也不會再去追究你們之前的錯誤立場問題。現在重要的是咱們君臣一心,來議一議如何平叛”
“皇上圣明”
皇上一開口說的很多大臣抬不起頭來,其中最為尷尬的就是新出爐沒多久的國丈爺索額圖,因為他之前是力保三藩的人,卻沒想到這么快被打臉。
大臣們對于已經開始的戰爭,雖然都有些失魂落魄的,畢竟大清朝已經安穩了近三十年沒有這種全國性的戰爭,戰端忽起,任誰都會有些不安。不過他們畢竟是國之重臣,很快調整好心態,加入到討論中去,給出可行的意見。
而被魏東亭帶進宮的周培公可謂是恰逢其會,御前奏對正趕上了吳三桂帶著三藩造反一事,周培公終于知道要見自己的是誰,震驚過后,馬上沉下心來,他所陳述的幾條建議有理有據,擲地有聲,此人當堂就被皇上留用,賜他為翰林苑編修在御前行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