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樣一說,倒是顯得建寧些不懂事,豈能為了她一個人耽誤了日理萬機的皇上的時間,“這我還是不去了。”
康熙說道“沒關系,最近沒什么大事,還有陳廷敬那幫老臣監國監的好好的。朕也想出去走走,這就讓明珠和穆子旭他們點人。”
于是本來建寧打算獨自實施的出行計劃,就被康熙改成了一小隊人,而且這隊人隨便放出一個去就抵得過封疆大吏。康熙帶著周培公,明珠,熊賜履,索額圖,費揚古。又有侍衛穆子旭,武丹等人。建寧只帶了一個墨菊,要不是怕一個都不帶太過特立獨行,她一個人也能把自己照顧的好好的。
至于圖海,在康熙未出盛京之時,就回四川繼續任撫遠大將軍。吳三桂雖然已死,戰事并未徹底結束,他的孫子吳世蟠仍帶著幾千殘部退守云南一隅頑抗到底,因為他知道他就算是投降也是死路一條。康熙可以赦免耿精忠尚可喜的后人讓他們戴罪立功去討伐吳三桂的大軍,對吳三桂一伙卻是嚴懲不貸,除了斬草除根,絕對沒有第二條路,康熙讓圖海繼續帶兵殲滅殘部去了。
而且建寧知道內情,君臣之間因圖海擅自處置王輔臣一事心生嫌隙。圖海當初未能按照康熙的密旨把王輔臣帶回京城,而是因為朋友之義,將康熙已存殺心之事透露給王,王輔臣不愿意老友難做,也不想牽連家人,所以自殺而死。康熙沒能當面問明白背信棄義的王輔臣,將辦砸了事情的圖海該賞賞之,該罰罰之,干脆打發他出京眼不見為凈。
越往南走天氣越暖和,過了喜峰口,驛道兩旁早已是柳絲吐青,嫩草芬芳。乍從白山黑水歸來,真有如換了天地之感。建寧和康熙早就撤了車輿,騎在馬上說說笑笑,時而放鷹捕獵,時而游幸市沽小肆,訪察民風,沿路自有驛站迎送,倒也十分快活。
這一天行至中午,因為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兒的,康熙問建寧“餓了沒要不要叫侍衛們埋鍋做飯”
建寧說道“有一點。”她遠遠的眺望過去,目力所及,遠處有一座房子,因為看到那挑出幌子上的字,建寧笑道“看來不用我們自己做了,前面就有一家小店。”
康熙自己雖然沒看見,也不疑有他,縱馬與建寧平行繼續向前,“好,那就去前面落腳。”
建寧說道“口氣倒是不小,招旛上寫著太白聞香下馬來,到此莫問杏花村,皇帝哥哥到了之后可要品嘗一下他家的酒。”
康熙聞此更感興趣了,“那朕真要見識見識。”
這些天皇上和公主平易近人,侍衛們說話也自在了些。侍衛武丹也睜大眼睛遠眺之后說道“我只是隱約看得到前面應該有戶人家,公主怎么知道前面是小店,難道公主她來過”
雖然壓低了聲音,但是建寧也聽得見,回頭朝他笑了笑,倒把以為她肯定聽不見武丹嚇了一跳。
周培功說道“當年在萬軍之中,三公主能在一模一樣的兵甲當中找出藏在后方的主帥,一個小店她還能看錯嗎別用你的眼神兒去衡量三公主的目力。”
武丹道“周大人您那時可是撫遠大將軍,與三公主在軍事,自然知道這些。我一個馬賊出身的粗人,有虎臣引薦才有幸在皇上跟前辦差,怎么也不可能見到公主在戰場上的風姿。”
他嘴上這樣說,其實心中感嘆,這些天相處下來,任誰都看得出來,周培公對三公主極力維護,明顯是異常崇拜她,只可惜襄王有意神女無心,而且神女如今已經名花有主。這些天連平時最刻薄的明珠,對周培公說話都是帶著點小心翼翼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