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進來就說道“終于將那些鴻儒都安置在太和殿了,考試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朕看得都替他們累得慌。”
建寧一愣道“我看他們倒是挺容易,簡直是最容易的一場考試了。全程有人接送,什么都不用費心,只要帶著腦子來能答題就行了。而且以后個個還會成為清貴無比的翰林學士――希望他們能知道感恩,以后少給皇上出些難題,多貢獻點力量。”
康熙笑道“此乃金玉良言也,若是被那些老夫子聽見,還不把他們臊得沒臉見人。”
建寧說道“皇帝哥哥這么快就回來了,我沒想到你這么快就回來,所以今天的奏折還沒整理完呢。”每日太子去上課后,康熙上午早朝的時候,就是建寧專心整理奏折的時間,今日在太和殿考試,大朝便休朝一日。
康熙說道“不妨事兒,朕幫你一起看,自從胤礽交給你之后,你就一刻也不得閑,朕這邊又離不得你,皇室哪位公主也沒受過這份罪。”
建寧說道“同樣的,別人也沒得到過皇帝哥哥這份信任啊,這宮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我這差事呢。其實這樣日子才會過得充實點,我寧愿累的倒頭就睡,也不愿意閑的發慌。”
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每日都會有十萬火急的大事,建寧將一個折子放在手邊,正色說“這是河南巡撫六百里加急遞進來的。御史余國柱參劾花園口河道彭學仁的折子。”
康展打開來一看,里邊說黃河花園口決堤,鄭州知府同知兩個人全都葬身于洪水之中,只有河道彭學仁逃出來了。余國柱說彭學仁擅離職守釀成大禍,請皇上嚴加懲治。
康熙沉著臉說道“彭學仁回京了,叫他進來,這事兒朕得親自問問。”
當即,就有太監領了旨意下去傳彭學仁。
建寧憂心的看著天說道“今年總是陰雨綿綿,黃河淮河水位都猛漲,陸陸續續已經決口十幾處了,釀成的災禍不小。如果這雨不停,還會繼續下去。”
康熙肅容道“自康熙元年以來,黃河幾乎年年決口,朕知道治河事艱役重,自古就是讓人頭疼的大事,所以歷任河督治河雖無功,朕也并未嚴懲,可是演變到如今的地步,大水淹了這么多州縣,不嚴加整治恐怕是不行了”
建寧說道“黃河養育了無數人,又淹了無數人,皇帝哥哥若是能治好這條河,那就是功在千秋,利在百姓了。”
康熙說道“安徽巡撫靳輔這個人在治水方面頗有長才,好幾個人向朕推薦他,朕已經下令召他回京,親自見一見他,若是可以就讓他接任治河總督一職。但是一條黃河豈是一人之力能夠治得好的,如今看來,最難得的不是將相之才,要想管理好一個大國,各方面的人才朕都需要。”
建寧說道“是,眼下最迫切的是找到能治水的人才,皇上何不下旨,廣集有才治水的能人志士進京,算是替那靳輔廣選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