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躍遷大大的有名,它就是現實世界里銀河聯邦廣泛使用的曲率飛行技術。
不過,銀河聯邦沒有星門這種科技,現實世界的銀河系遠程航行靠的是天然蟲洞。
躍遷不是星門間航行的專用名詞,事實上躍遷是單一恒星系內部的常用航行手段。
前面介紹了,在《星辰》游戲中,恒星系是玩家的活動中心。玩家在恒星系內部各天體之間的來往,靠的都是躍遷這種航行方式。
躍遷和跳躍不同,跳躍是瞬間從一個恒星系到達另一個恒星系,而躍遷是一種超高速的航行。
具體的躍遷速度是多少,不同型號的玩家飛船,躍遷速度不一樣。
關于這個躍遷,先不多介紹,我們來看看恒星系的內部。
首先,恒星系內部一定有一顆恒星。
在《星辰》里,為了簡化游戲結構,讓玩家不產生困惑,所有玩家可活動的恒星系都只有一顆恒星。
那些雙星系統、三星系統,只存在于背景里,玩家能抵達的恒星系都是單星系統。
恒星系內部,有以下幾類天體:
行星。行星是環繞恒星的天體,質量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在《星辰》游戲中,一個恒星系至少有一顆行星,最多可以有30顆行星。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10顆行星。
衛星。衛星是環繞行星的天體。《星辰》游戲中,每顆行星可以有0到15顆衛星。
小行星帶。小行星環繞恒星運動,質量很小,由很多個小行星組成的密集區域,就是小行星帶。《星辰》游戲中,一個恒星系可以有0到50個小行星帶。
奧爾特云。圍繞著整個恒星系的球狀云團,在恒星系的最外圈。《星辰》游戲中,每個恒星系都有一個奧爾特云。
以上是《星辰》游戲里的恒星系設定,現實世界的恒星系比這復雜得多。
在《星辰》中,上面幾種銀河系內部天體,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行星是玩家的基地所在。在某個行星的軌道上,會建設0到10個不等的空間站。
空間站是《星辰》中極為重要的概念,玩家的宇宙飛船都是在空間站里生產、裝配的,飛船飛出空間站進入太空,然后才是在太空中航行、戰斗。
硬要拿其他網游元素做參考,可以把空間站理解為NPC村子,太空理解為野外地圖。
行星軌道上除了有空間站,某些行星還是生命星球,玩家可以降落到這些生命星球上,在那里進行探險。
不過,這種生命行星的探險,在《星辰》里不是最核心的游戲元素。
剩下的三種天體,都和礦業有關。
衛星用于開采衛星礦。
小行星帶用于開采常規礦產。
而奧爾特云,則是用于開采一種特殊的名為“云礦”的礦產。
衛星礦、常規礦、云礦用途不同,每種都很重要。
最后特別提一下小行星帶,小行星帶是常規礦產的出產地,玩家駕駛挖礦飛船挖礦的時候,有很大幾率遭遇宇宙海盜。
宇宙海盜會駕駛飛船攻擊玩家飛船,擊毀宇宙海盜可以獲得賞金,還可以從海盜飛船的殘骸里回收戰利品。
海盜的參照物是普通網絡游戲里的怪物,殺怪掉錢掉寶,《星辰》里的海盜就是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