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書后,賀方時常在想,若他能帶著韓岡的記憶回到千年之后,憑著自己人話鬼話說得都順溜的口才,在百家講壇混個露臉應該不成問題。
‘只可惜啊……’賀方輕輕嘆著,韓岡的才學若是留在此時卻也不過是尋常。韓岡留下來的不僅僅是記憶和書卷,還有他過去做過的文章和寫過的詩詞。文章倒也罷了,以賀方的水平無從評判,最多覺得有些地方缺乏邏輯,結論和論據對不上號。但做得詩詞,賀方隨手翻了翻,都覺得看不下去。
大宋本土已經承平百年,文風濃郁,才子輩出,流傳千古的詞句俯仰皆是。說塞上風光,有‘長煙落日孤城閉’,說送別,有‘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說閨情,有‘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在賀方想來,韓岡的詩詞水平縱然不能跟這些名家相提并論,也該有個一二成的水準,想不到卻都些讓賀方也覺得慘不忍睹的作品,韓岡竟然還用這些應該一把火燒掉的東西與他的同學們互相唱和!韓岡在文集中記錄下來同學作品,也是一般無二的水準。
‘這叫什么詩難怪關西出不了進士!’
若陜西士子的詩詞歌賦都是這等水平,被江南的舉子們殺個落花流水也沒什么好驚訝的。將鋪在桌上的韓岡和一群無聊文人唱和的七八卷詩集往書架上一丟,砸得書架一陣搖晃。
醒來不過十數日,韓岡的記憶賀方已經漸漸熟悉,但韓岡的身份賀方還是覺得陌生,總是以第三方的目光來看待前身,包括他的詩文。看到韓岡的大作,賀方也不去指望能作為借助。如果讓賀方代替韓岡來考,莫說考進士,恐怕連通過州里的發解試都有難度。
賀方從韓岡的記憶中得知,通過解試后的士子,稱為貢生,也可稱為舉人。但與后世的舉人不同,這不是一種終身通用的資歷,而是一次性的資格。這次通過解試,去京中考進士不中,那三年后如若想再考進士,還得先參加解試并通過,否則照樣沒有貢生資格。
而且今科解試在自己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已經過去,州中的貢生都已經選出,準備明年去東京城考進士。自家要想考,也得等三年后。
三年后才能買的獎券,中獎的機率又小得可憐。賀方完全沒興趣去測試自己的運氣。除非朝廷能將進士科的考題,改為他更容易熟悉且對文藝天賦要求不高的經義策問,否則他便無望一個進士!
“難度太高了!”賀方搖著頭,幸好做官發財的途徑不止這一條。比如考明經這是比進士科難度稍低的一門科舉考試;比如投到一些高官門下,立些功勞等待推薦;又或是直接花錢買官此時稱為‘進納’。
“買官”賀方環視房中,哈的一聲苦笑。至少在眼下,比中進士還有難度。
韓家已是窮困潦倒,安身的草廬還是租來的。而過去雖是在村中還能排在前面,但看看自己房中的這些從舊家中帶出來的家具,寒酸之氣也自透了出來。一張床榻、一面書案、一架書櫥,兩個木墩,僅此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