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陷入沉思。他在秦州已有一載,陳舉之名當然聽說過。韓岡小小的一個衙前與陳舉交惡后,還能快快活活的活到現在,當真是不簡單,而韓岡與節判吳衍的關系也讓王韶有了幾分看重。如果他說的有一半是真的,就足以讓陳舉萬劫不復。但韓岡的心機從他的那番話中已經看得很清楚,有了足夠的利益,王韶并不介意給韓岡借刀殺人,但讓他吃點苦頭的心思,卻也越發的重了起來。
并沒有思考太多時間,王韶先對王厚說道:“二哥兒,你去韓秀才昨日的宿營里,把車里的首級和兵器都送到城衙去,驗證確實后,為韓秀才請功。”
“孩兒遵命。”王厚茫然不知這是老子支開自己的手段,直以為王韶要最后驗證一下韓岡一番言論的真實性。很興奮的點頭應下,沖韓岡使個眼色,領著兩名護衛急急向城中去了。
王厚走遠,王韶的目光從車隊上一掃而過,道:“甘谷城急待支援,這批輜重不容有失。”
韓岡叉起手,正正經經的回覆道:“此學生職分所在,自會盡心完成。”
“你能這么想,沒有白讀圣賢書,”王韶贊了一句,抬頭看了看旭日漸漸高起的天空,低下頭來,有些漫不經意的催促韓岡:“天色不早了,再遲入夜前恐怕就趕不到甘谷城了。”
韓岡毫不猶豫地再一拱手應諾:“既如此,不勞機宜相送,學生告辭!”
自始至終,王韶都沒有表現出半點要招攬韓岡的意思,反而催著上路,替韓岡高興了半天的王舜臣和趙隆甚至愣愣的沒有反應過來。只有韓岡的心情始終如一,回答得十分爽快。
沒有投入希望,就不會有失望。既然王韶現在無意招攬他,那就繼續做該做的事好了。能表現自己的機會有的是,能體現自己能力的地方也不難找,總有出頭的時候。何必靠王韶無論如何,韓岡都不會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能讓王韶對陳舉起了心思就已經足夠了。
沒有怨憤,沒有期待,韓岡按照正常的禮節向秦鳳路經略安撫司管勾機宜文字行禮如儀,再與還發著愣的趙隆殷殷道別,便帶著隊伍灑然北去,并不回頭。
太過灑脫的辭行,反讓王韶看得皺眉不已。目送韓岡的車隊沐浴著晨光緩緩遠去,心中暗道自己是不是誤會了韓秀才:‘是我看錯了嗎’
ps:好事多磨,韓岡做官的道路并非坦途,事事如意從來未有,但最初的目標已經達成。一言毀人家,陳舉族滅可期。
今天第二更,求紅票,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