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中已是萬幸,就算是最末一名也沒有什么好遺憾的。”
殿試定高下,省試定去留。極端點來說,省試的最后一名跟第一名的地位是同等的。要分出高下,還是在殿試上決定出來。說是這般說,不過韓岡也無意去爭一個好名次,有一個進士他已經心滿意足。
“說的也是。”王厚又道,“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玉昆,四喜之中,這下可是有三喜了。”
……………………
韓岡已經是進士了。
王安石帶著這個消息回到家中,對此最開心的不是王旖,而是她的母親吳氏。
三月初殿試,接著是瓊林苑賜宴。賜宴之后,已經二十歲的二女兒就終于可以嫁出去了。
韓岡考試后,吳氏阿彌陀佛不知念了多久,深怕性子倔強的韓岡,脾氣上來硬是要考中進士再娶女兒。
現在終于可以放下心來,也不用整日念佛了。
吳氏喜不自勝的,拉著王旖的手,一個勁的說著,“過兩日就去大相國寺還愿,當初娘為了二姐你的婚事,不知許了多少香火,今次終于要去還上去了。”
王旖卻是沉默著。
韓岡通過了禮部試。她有幾分欣喜,也有幾分煩憂,甚至有些心慌意亂。
那一位要共度一生的良人,她還是覺得他真的是難以琢磨,心思、個性都是。
韓岡的人當然不差。
二哥對他贊不絕口就不提了,心高氣傲的大哥見過他幾次后,也點頭贊許了幾句。王旖也知道能讓大哥認同的同輩中人,究竟有多難得。王旖更清楚,一向疼愛自己的父母,也不會隨隨便便為她選一個不成體統的夫婿。
而王旖當日去見韓岡,也覺得他,并不比她族中那些文采飛揚的叔伯兄弟稍差。甚至在英武之氣上猶有過之。
可她去見韓岡是為了拒婚的,卻不知怎么就變成了議婚。
只因一番話,韓岡就改變了心意,不但大哥、二哥都驚訝莫名,父親母親也是一樣。
但王旖真的不知道是自己怎么說服他的。
每每回想起當初與韓岡的對話,王旖不由得蒼白了臉。
難道是可憐自己嗎
真的是認為耽誤了自己的婚期,而為了補償才娶自己的嗎
王旖捏著手上繡的一幅鴛鴦荷花圖,指節都發白了。比起她過去的作品,這幅刺繡已經進步了很多,都是這些日子來,母親和大嫂催著她日夜練習出來的。
可韓岡是真心誠意愿意與自己白頭偕老的嗎
也許這個想法是太奢求了一點,但王旖真的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是因為同情或是可憐的心思來娶自己。
婚期在即,王旖仍是心亂如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