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草說,“老先生放心,一有消息,我立即通知你,同時也不會多說。”
祁長河笑起來,“說出去也不妨事,就當宣傳了。”
林豐草也不知他說的是不是反話,淡淡應道,“老先生在意不在意是一回事兒,我說不說是另外一回事兒。如果老先生想傳出消息,有的是辦法,但肯定不會是我說出去的。”
余耀也跟著點點頭。
這大晚上的,兩人也沒多待,用紙筆臨了這兩字便離去了。
回到酒店,到了林豐草的房間,關起門來,余耀立即問道,“你是不是已經認出來了”
“只能說大致差不多,我也得回來上網進入鳥篆數據庫比對一下。不過,說找人確實是假的,我自己就能搞定。”
房間里有電腦,但是林豐草沒用,而是用了自己的手機。
余耀便在房間里等著。
過了大約有半個小時,林豐草提筆,在紙上的兩個鳥篆旁邊,寫了兩個楷體字
滅魂。
“越王勾踐,作劍滅魂”余耀臉色一變,“這就是傳說中的滅魂劍難不成,越王八劍果有其事”
“這兩個字,我翻譯的,是不會錯的。”林豐草看了看余耀,“你能確定,這就是春秋時期的青銅劍”
“能。”余耀想了想,“而且,這把劍微微發紅,顏色還真是和拾遺記里說的接近。”
林豐草沉吟,“這地方,屬于當年古越國的區域。而且,從祁長河的含糊其辭來看,應該不是市場上收來的,而是挖出來的。”
所謂的拾遺記,是東晉時期的一本集子,多是歷史異聞和神話志怪傳說,按說可信度并不高。
不過關于越王八劍,里面記述的是比較詳細的。
根據里面的內容,說昆吾山地下多赤金,紅如火,當年黃帝與蚩尤對戰,曾在昆吾山陳兵,打井的時候,下挖百丈也沒見到水,卻發現地下的石頭居然是紅色的,而且不是一般的石頭,能夠煉銅。
而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祭祀昆吾山的山神,采紅石煉銅,結果得到了一批上好的銅材,就此督造了八把劍。
昆吾山和昆侖山沒關系,它是帶著神話色彩的上古山名,屬于濟山山系;要是非得用現代的地理來歸置,大致應該在魯豫交接一帶。
這八把劍,在拾遺記中是有順序的,也各有名字和特點
掩日,若是用劍指向太陽,日光便會暗淡。
斷水,劃水則水分。
轉魄,用劍指向月亮,月則倒轉。
懸翦,飛禽過刃,立斬兩段。
驚鯢,揮劍渡海,魚鱉蝦蟹潛底。
滅魂,夜間攜劍出行,魑魅魍魎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