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以前是吃不到這么好的果子的,跟著范雪瑤之后才有幸嘗到滋味。范雪瑤吃甜,但不喜歡吃太膩的甜食。這些果子恨不得把一碗糖蜜濃縮成一顆粒果子,她只偶爾吃個一粒嘗嘗滋味。基本上都是原樣撤下去,全進了她們的肚子。
過了半個時辰膳房那邊把鎮好的雪泡縮皮飲送了來,范雪瑤喝了一口涼沁沁的冷飲,果然酸甜可口,嘗得出里面烏梅和蘋果的味道,甘草煮出來的甜味不像蜂蜜和飴糖,淡淡的,和烏梅蘋果的酸味搭配在一起很清爽,味道還蠻香的。
涼的東西喝多了傷胃,而且女子本來就屬陰,不能多喝。雖然很好喝,范雪瑤還是淺嘗即止,喝了一碗就不喝了。
后頭司膳房就把晚膳送來了,范雪瑤看著一桌熱騰騰的羹,油膩膩干巴巴的臘脯肉干覺得胃里就飽了。不吃又不行,只得讓畫屏去把之前沏好的茶端來,濾去茶葉把茶水倒進飯里。涼茶浸了熱飯變的溫溫的,然后就著一盞砌香櫻桃吃了幾口,酒臘肉和炙鵪子脯各夾了一筷子,吃了個六分飽,便叫撤下去了。
總這樣下去也不是法子,司膳房畢竟是伺候整個皇宮的膳房,偶爾點個菜還行。可她雖然比較受寵,還不至于能挺著腰桿子一直去司膳房點菜。范雪瑤琢磨著還是把自己宮院里頭的內膳房提拔起來吧,雖然只是四個小宮女,調-教好了也能獨當一面的。而且自己宮院的內膳房更好使喚,想改個菜單子,研究個新菜什么的也方便。
范雪瑤想著就開始琢磨幾道夏天吃的菜色了,算好了食材,改明兒叫內膳房拿了她的牌子每日去領她的用度,就在內膳房里烹調。一樣樣教會了以后她想吃就只需要點個菜名兒就行了。只是內膳房還要做宮女們的飯菜,還有她們自己的,一起十幾個人的飯菜,四個人好像忙不大過來。還是調兩個去御膳房幫把手吧,沒有廚藝基礎也可以幫著燒個火。
宮門落了鎖之后范雪瑤就把殿里頭的宮人都叫來了后殿,她坐在小榻上,問下面十二人:“總在司膳房拿膳,總是有些不大便利。本位準備在內膳房里添幾個幫忙的,往后我們披香殿就都在內膳房吃用。不知你們有沒有誰會些膳房里的活計的?”
底下曉月、月姑和小金站了出來。
披香殿里宮女十二人,其中四個是出自士大夫之家,余下八人出自平民之家,而曉月、月姑和小金正是這八人之一。范雪瑤細細問過了她們,知道她們原先在家里時就在廚房里打下手。雖然掌勺烹調不行,擇菜燒火卻是沒問題的。
能擇個菜燒個火就行了,至于別的,可以慢慢學。畢竟有正經掌廚的宮人。
小金是負責盥沐一事的,月姑是灑掃庭院,伺弄花木的,事務比較忙,倒是曉月比較簡單,她原就是在茶爐房里頭和瓊花一起負責燒水的。范雪瑤思索了一下,讓小金和曉月除了原本的職責之外,在內膳房忙碌時去幫忙。作為辛苦她們了的獎勵,她每月在宮里給她們兩人的定額月錢外,私人再各多給兩百錢。
兩百錢雖然看起來不多,可像她們這種美人宮院里的宮女,月錢只有八百錢,多四分之一。她們做宮女的為什么拼命討好主子往上爬,說白了,不就是為了受重用,得賞賜么?
一聽說有賞錢拿,兩人一點兒不樂意的意思都沒,樂顛顛的就跪下去領了命。待出了殿,直接就去了膳房,跟內膳房的四個小宮女說道這件事去了。
這菜譜實在不大好寫,此時好些食材還沒有引進,宮廷里規矩又多,宮里只吃牛羊肉,不吃家養豬肉。偏生她知道的好多菜都是拿豬肉做的。野豬雖然是家養豬的祖先,可無論是肉質還是口感味道,都相差很多。